2016年贵州省毕节市初中毕业生统一考试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答题时,卷Ⅰ必须使用2B铅笔,卷Ⅱ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 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題无效。 4.本试题共6页,满分分,考试用时分钟。 5.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I ―、积累与运用(40分) (一)选择题(请将答案用2B铅笔依次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荒僻(bì)鉴赏(jiàn)脚踝(huái)尽态极妍(yán) B.梦寐(mèi)哺育(bǔ)教诲(huì)头晕目眩((hūn) C.亢奋(kàng)提防(dī)眼翳(yì)味同嚼蜡(jiáo) D.镂空(lóu)发髻(jì)逮捕(dǎ)苦心孤诣(yì)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旁骛观瞻转弯抹角人情练达 B.招徕辐射随声附合销声匿迹 C.沉缅决窍风靡一时马革裹尸 D.缄默缔造陈辞滥调一泄千里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最美乡村教师们的支办事迹让人望洋兴叹。 B.走进织金洞,触目皆是的钟乳石让人仿佛置身仙镜。 C.网络流行语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 D.在外打工的哥哥遇到了困难,千里之外的我们想帮助他实在是鞭长莫及,无能为力。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B.历史上那一位位著名的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许多文学作品。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我明,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引发了收视热潮,其影响力正从荧屏走向现实,蝴蝶效应,这 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A.深入浅出不但而且引发B.深入浅出不但而且印证 C.深思熟虑虽然但是印证D.深思熟虑虽然但是引发 6.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而在那个阶段的人类社会,人民是什么?是无知。宗教是什么?是宽容。 B.在这个时候,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C.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D.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 7.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B.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D.他长得太像他父亲了。 8.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着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④商品大潮的汹涌而起,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社会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人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③①⑤④②⑥B.⑥⑤①②③④ C.④⑤①②③⑥D.④②①⑤③⑥ 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左传》《战国策》《史记》分别是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史书,《水浒》《西游记》则是章回体长篇小说。 B.杜甫的《春望》、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和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都侧重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物的美好感受,处处洋溢着对大好春光的喜爱、赞美之情。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作品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D.《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法国著名文学家。小说透过“我”的眼光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虚伪、爱慕虚荣的形象。 10.梁山好汉一百零单八将上梁山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下列三种类型,与这三种类型的代表人物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1)官逼民反型,代表人物是。 (2)战败投降型,代表人物是。 (3)自愿上山型,代表人物是。 ①林冲、秦明②卢俊义、关胜③武松、鲁智深 A.①③②B.①②③C.③②①D.③①② 卷Ⅱ (二)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11.(1),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3)予独爱莲之,。(周敦颐《爱莲说》) (4)描写白雪与红旗交相辉映,象征着戍边将士不畏艰险的英勇气概的诗句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登飞来峰》)的勇敢无畏;走近杜甫,去感受“,”(《望岳》)的阔大胸襟。 二、阅读与理解(4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一)古诗赏析 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完成第12题。(共5分)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2.(1)这首元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中“聚”“怒”二字的作用。(3分)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3-16题。(共12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本文选自《东坡志林》。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记承天寺夜游》)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念无与为乐者() (2)潭中鱼可百许头()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 15.下列句中停顿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B.皆若空游/无所依 C.其岸势/犬牙差互D.似/与游者相 16.两文都写于作者被贬谪之后,请分析两文作者思想感情的异同。(4分) (三)说明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7-20题。(共11分) ①我们都知道细菌无处不在,即使是我们认为洗得很“干净”的手上也充满了细菌。虽然多数细菌是无害的,但是——正如飞机失事是很小概率的事件,但只要碰上一次我们就歇着了——再多无害甚至有益的细菌,也改变不了有害细菌让我们寝食难安,甚至再也不用吃饭了。人们吃出问题的例子,只有一小部分跟细菌无关——比如河豚或者各种食物过敏,其他绝大多数都是细菌惹的祸。 ②我们所吃的各种食物,不管是蔬菜、水果,还是肉、蛋、奶,都充满了细菌。绝大多数人喜欢的走地鸡、野味、农家肥种的菜、野生的鱼虾等等,携带的细菌比大规模养殖的更难控制。通常的洗涤,可以去掉一部分,但是对大多数细菌来说,任你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适当的条件下,用“春风吹又生”来形容,都显得过于保守。细菌的繁殖速度,不是“一生二,二生三”那么慢条斯理,而是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那样的几何速度。在适当的生长条件下,的有细菌半个小时就会增加一倍。换句话说,一个细菌在这样的条件下,24小时之后,就可以给全国人民每人分上二十几万个。 ③食物中细菌的存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用了农药的蔬菜,农药分解或者洗去了就不会再有。但是其中的细菌,今天可能还少,放两天却可能变得很多。细菌在食物上的存在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菌种的来源,二是保存的条件。细菌的来源多取决于环境,卫生洁净的环境中较少,大规模科学种植养殖的食物原料中也较少。FDA推荐人们食用农场养殖的鱼类,也是出于这种考虑。经过高温处理的熟食中的细菌比原料中少,大概每个人都能想到,就保存条件来说,低温不利于细菌生长,所以大家才会把食物放在冰箱中,但是哪怕是零下二十度的冷冻室,也不能杀死细菌,只是让它们消停一下。一旦给点温暖,它们照样又灿烂起来。一些顽强的细菌,在4摄氏度的冷藏室内照样生长。所以,冰箱也只能暂时保存食物,以安全的方案还是尽量加快流通,减少存货。高浓度的盐是抑制细菌生长的有效手段,千百年来,没有冰箱的祖先就是用这种方式保存某些食物的,比如腊肉、咸菜。 ④到目前为止.加热仍然是杀死细菌的最有效手段。一般来说,在摄氏度下加热15分钟以上。即使没有把细菌全部杀死,剩下的也成不了气候。但是许多食物要是加热到这种程度,就没法吃了。通常的食品加工,只是把细菌的量减少到一定浓度,不会对人产生危害就行了。 ⑤无数的食品科学家和工程师花了不计其数的工夫,想要找到比加热更好的杀死细菌的方式。然而到目前为止,能够经济实惠广泛使用的还是加热。中餐的原料有很多不注意卫生的地方,但是中餐的安全性问题却不严重,关键就在于中餐一般都是经过高温烹饪、现做现吃的。 ⑥对于个人来说,注意食品安全,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厨房冰箱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经常性的清洁(比如酒精、醋等都有不错的效果),并且保持厨房通风干燥,有助于减少细菌的存在。那些存在的细菌,本来可能成为我们食物中的菌种。家里的食物,尽量减少存货,做饭做菜,也尽量吃多少做多少。因为减价而囤积大量原料,或者做一次饭吃上一两周,都会为细菌繁殖提供广阔的天空。 (作者:云无心,文章有删改) 17.请根据文章内容拟写标题。(2分) 18.选文第②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9.请分析选文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点。(2分) 20.请简要概括文中提及的减少食物细菌的方法。(4分) (四)散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21-25题。(共12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jy/5053.html
- 上一篇文章: 美食贵州酸汤鱼nbsp吃过的人都难以
- 下一篇文章: 贵州这两个景区要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