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大明边城之七:两个女人改写了贵州历史

明洪武四年(年),贵州水西(藹翠)、水东(宋钦)两大土司归附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下令“以原官世袭”,并赐藹翠姓安以示笼络。次年,明政府决定将水东、水西合并,设贵州宣慰司,以藹翠为宣慰使,宋钦为宣慰同知。明洪武六年(年),朱元璋又特别下诏,明确“贵州宣慰使位居各宣慰之上”。

明洪武十四年(年),藹翠死,由其妻奢香代袭宣慰使;而在此前不久,宋钦也死了,由其妻刘淑贞代袭宣慰同知。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两位女性同时成为一个地区的最高统治者,无疑格外引人注目。在西南边陲的政治舞台上,两位女性闪亮登场,使贵州这片神秘土地更加增添了传奇色彩。

虽然水西、水东两大土司在明初就归附了朝廷,并且在明军平定云南战役中立了大功,但是,朱元璋对他们并不放心,总想着要除掉他们。明洪武十五年(年),“平南战役”胜利后,明政府即决定设置贵州都指挥使司,司署设于贵州城(今贵阳)。贵州都指挥使司作为云贵地区的军事中枢,它的职责是统一指挥这一地区的军事力量。同时,它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监控贵州地方土司势力,尤其是水西安氏土司。当时,明政府规定水西安氏“非公事不得擅还水西”,如回水西,必须报请批准,并将宣慰使铁印交宣慰同知宋氏代管。很明显,朱元璋的目的是将奢香圈控在贵阳城,削弱其与水西各属的联系。

《明史·卷三一六·贵州土司》记载:“都督马晔欲尽灭诸罗,代以流官,故以事挞香,激为兵端。”说的是发生于洪武十七年(年)的“马晔逼反奢香”事件。马晔之所以“欲尽灭诸罗,代以流官”,与其说是他的一意孤行,还不如说是他根据中央朝廷的授意而有意制造。

马晔何许人?朱元璋老婆马皇后的侄儿,系皇亲国戚。他当时的职位是贵州都指挥同知(从二品),而奢香的职位是贵州宣慰使(从三品),虽然马晔的职位比奢香稍高,但皇谕“贵州宣慰使位居各宣慰之上”,并且,马晔上面还有都指挥使,他并不是一把手。更何况“强龙难压地头蛇”,照理说马晔是不能随便鞭挞奢香的。而他鞭挞奢香的原因不过是“听人说奢香颇桀骜”,这本来就纯属“莫须有”。并且,他采取的手段是“裸挞”,即剥光她的衣服用皮鞭抽打。在光天化日之下公开侮辱一个女人(并且这个女人还是土司首领),无疑会激起她的下属及广大群众的公愤,引发兵变。难道马晔就没有考虑过后果?如果马晔不是失去理智丧心病狂,那末,唯一合理的解释是:这位有着皇室背景的高官,是秉承最高统治者的旨意(或暗示),有意制造事端,以激起兵变,使最高当局有理由行使“镇压之权”。

朱元璋乃一代枭雄,当时他虽已称帝,但是漠北及西南广大地区还尚未在他的掌控中,追求全国统一是他的终极目标。对于贵州地区的地方土司势力,他无时无刻不欲消灭之。也许,他内心一直就希望这些地方出“乱子”,如果出了“乱子”,他就可以明正言顺地进行镇压,消灭这些地方的割据势力并将其地盘收入囊中,变间接统治为直接统治,实现他一统天下的伟业。

果然,马晔裸挞奢香的消息传出后,贵州四十八部苗裔都被激怒了。“诸罗果勃勃欲反”,一时之间,造反之声甚嚣尘上,战争一触即发。面对着眼前严峻的局面,奢香和刘淑贞表现得极为冷静,她们认为不能造反,不能与中央政府对抗,否则,就中了马晔的圈套(其实是中了朱元璋的圈套)。她们商议后决定,由奢香坐镇当地稳定局面,而刘淑贞则“卷裙走马七千里”,星夜兼程赴京师向最高当局报告事件真像。

奢香不造反,刘淑贞千里走京城,这种结果显然是朱元璋没有料想到的,事态没有按照他预想的方向发展,他似乎有些失落。但人家既然来了,也不能不见面,于是他接见了刘淑贞。照理说,听到刘淑贞报告这十分火急,关乎一方平安的重大事件,朱元璋应有强烈反响,至少也应表态派员前往调查。然而,这位素以雷厉风行果敢著称的洪武大帝却“顾左右而言他”,把皮球踢给了马皇后。而马皇后对刘淑贞也没有什么明确态度,最后只是不咸不淡地问了一句:“你能为我把奢香召来京师吗?”刘淑贞回答说:“能”。

从贵州到南京,即使骑马也得走几十天,然而奢香却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这显然又是朱元璋没有料到的。也许,是奢香和刘淑贞的真诚感动了朱元璋。他想,对于这样忠于朝廷的地方势力,为什么一定要打击镇压?采用安抚政策效果也许更好。在权衡利弊之后,他果断决定改变既定方针,即改打击镇压为安抚。他隆重接见了奢香,一见面,就态度鲜明地说:“我准备为你除掉马晔,你怎样报答我?”奢香说:“愿世世代代约束部属,保持地方平安。”还说:“愿为陛下凿山通道,开设驿站,以供往来。”朱元璋听后龙颜大悦,对奢香大加赞赏,亲赐香罗、珠翠、如意冠、金环、袭衣等。并册封奢香为“顺德”夫人,刘淑贞为“明德”夫人。

按照诺言,朱元璋必须为奢香“除掉马晔”。他是怎样“除掉马晔”的呢?《明史纪事本末》说,“太祖怒,立斩之。”但这毕竟不是正史,可信度不高。而《明实录》、《明史》一类官修正史,则均以“罪之”一语带过。后世史家认为,朱元璋不可能处死马晔,因为他不仅是皇亲国戚,而且他还是根据最高当局的授意才逼反奢香的。现在,最高决策者改变了主意,马晔理所当然要当替罪羊。所谓“罪之”,很可能是朱元璋给了他一个表面上很严重的处份,而暗中则安排他“易地为官”,这也是官场中屡见不鲜的“潜规则”。

就这样,一场严重的政治危机得以化解,一场血与火的战争得以避免。不管怎么说,化干戈为玉帛总是一件好事,值得赞赏。奢香和刘淑贞在这次事件所表现出的高度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使她们芳名远播,被后人称之为“女政治家”“民族英雄”。

年(明永乐十一年),贵州建立行省的时候,朱棣决定将贵州东部地区田氏两大土司废除,设置铜仁等八府,由中央派流官治理;而对于西部地区,则保留了“贵州宣慰司”的土司制度(不仅保留宣慰司,而且还用“贵州”二字作为省名,可谓用心良苦)。

朱棣为什么要保留贵州西部地区的土司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他是沿袭了朱元璋“安抚”的思路;而朱元璋“安抚”思路的形成,又在很大程度是因为“奢香事件”。

明永乐年间建立的“贵州等处承宣布政司”(即贵州省),管辖范围包括铜仁、思南、石阡、乌罗、镇远、思州、新化、黎平八府及贵州宣慰司。“府”为流官,“司”为土司。由此,贵州开始形成“土流并存”的政治格局。这种格局一直保持到清末民初,成为一道独特的贵州历史景观。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奢香事件”,贵州的历史肯定是另外一番模样。所以我们说,是奢香和刘淑贞这两个女人改写了贵州历史。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需要多少钱
重庆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ys/10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