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贵州茅台为例看投资股票应该依据什么
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想达到目标,最好是先搞清楚逻辑和规律,接着找到充分的理由和依据,然后目标的实现就顺理成章了。做人是这样,炒股也是这样。 比如一个朋友想要减肥,目标是一年减20斤。如何判断他能不能成功呢?那第一步就得先搞清楚长胖的逻辑,比如运动太少,吃得太多。第二步,看他是否在运动,吃的饭量是否在减少。比如这个朋友聚会也不参加了,平时就看到他经常去健身房。最后,基本上可以判断,他是能减肥成功的。但是如果看到他啤酒配炸鸡的聚会,回家就躺着玩手机或者打游戏,那基本上可以判断,他肯定减肥失败。 做人和炒股,我们很多时候也是要做出判断,比如这个人值不值得交往,股价是要涨还是要跌。只有判断精确,才能实现目标,比如交到好朋友,炒股赚钱了。所以要想做人和炒股成功,关键就在两个地方:第一,发现规律;第二,找到依据。 这篇文章主要第二点,第一点太复杂了,需要针对不同的股票就基本面和交易面进行专门的分析。 炒股应该依据什么做判断?总结一句就是:客观的数据和可观察的行为。 一、什么叫客观的数据? 我们都清楚,判断一个企业的业绩,最常用的指标是营业收入、EBIT、净利润等。从客观的角度看,净利润不如EBIT,EBIT不如营业收入。净利润可调节的地方多了,折旧摊销稍微调几个点,净利润变化很大;研发支出要不要资本化,利润又差一大截;营业外收支、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等,稍微调节一下,利润又可以天上地下。 于是大家选择看EBIT,这样就排除了折旧摊销的影响;选择营业收入,就排除了研发、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等影响。但营业收入也可以调节,更改入账时间、虚构合同、或者向渠道压货等方式,就能让营业收入符合自己的要求。 于是又有人想办法了,不看营业收入了,看高频动销,看刷卡数据,甚至看公司的电费、水费、税务局的缴费单、员工食堂的伙食等。应该说,这都是没错的。而且越是向最初的产品销售源头和生产源头,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就越强。而越是客观和准确的数据,越是能得出准确的判断。 当然,个人投资者受限于自己的精力,只能得到有限的数据,这就要求个人投资者保留充分的怀疑。将数据的表现和其他情况相互验证,再考虑是否把数据作为判断的依据。比如贵州茅台,过去三年,人们收入减少,经济下滑,宴会变少,白酒的消费量显然是下降的。但包括贵州茅台之类的白酒企业业绩也屡创新高,年报的数据显然不符合个人投资者实际的体验。一个人只要问问自己是不是比以前喝酒更多了,还是更少了,就知道数据是否可信了。如果说投资茅台的逻辑是高端白酒消费越来越多,这显然不成立。但如果说投资茅台的逻辑是囤茅台的越来越多,那就应该找囤酒的数据,如果数据支持,是可以投资的。 二、可观察的行为是什么? 之前听过一个故事,说有伙强盗,专门绑架小孩,用小孩来敲诈勒索。强盗头头是个精明人,小孩绑过来之后,先饿两顿。然后给他吃鱼,如果小孩先吃鱼身上的肉,就把它放回去;如果小孩先吃鱼鳃两边的肉,就狠狠地欺诈它家一笔钱。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鱼鳃两边的肉最鲜嫩,在过去,只有富人家的孩子才经常吃。所以,有先吃鱼鳃肉习惯的小孩,家里肯定很有钱。 这就叫可观察的行为。很多时候,个人投资者炒股,很关心图表,关心净利润数值是多少,关心营业收入又实现多少。这些属于客观的数据,但不属于可观察的行为。IPO、定增、增发、分红、数据披露、股东大会等才是可观察的行为。一个公司赚再多钱,如果从来没有分红或只有少量分红,说明这家公司要么赚的是假钱,要么不关心股东利益。最终的结论都一样:个人投资者无法从这只股票上赚到钱。 相对来说,贵州茅台在可观察的行为上还算合格,分红很大方,数据披露也合格,虽然是不是喜欢瞎搞非主业内容,但毕竟实力强大,不影响大局。卖冰激凌、卖咖啡、搞高端品鉴会、搞产业基金,虽然无厘头,但还是可以忍受。如果茅台开始做出有损于国酒品牌的行为,那就危险了。不要以为管理层都很聪明,历史上砸自己牌子的管理者屡见不鲜。 不买不会亏,只要想买,就一定要有依据。一定要根据客观的数据和可观察的行为判断实际情况,然后再进行买卖交易,这样赚钱就水到渠成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xw/18026.html
- 上一篇文章: 你知道百越后裔的七个民族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