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贵州十位少数民族名人
最贵州 1、奢香夫人(彝族)杰出的女政治家 明洪武八年(公元年),年方十四岁,嫁与贵州彝族黔部水西(今大方)君长、贵州宣慰使霭翠为妻。其夫霭翠,彝名陇赞阿期,系贵州彝族默部德施氏勿阿纳四十六世孙,元末袭任顺元宣抚使,八番顺元宣慰使加云南行省左丞。明太祖朱元璋灭元后,在金陵(今南京)建立明王朝中央政权,于明洪武四年(公元年)撤销原元建制,设贵州宣抚司。霭翠与水东的宋蒙古歹、普定的女总管适尔等先后率部归附明王朝。朱元璋皆予以原官世袭,赋税听其输纳。以霭翠为贵州宣抚使;宋蒙古歹为宣抚同知,并赐名曰“钦”。 洪武六年(公元年),朱元璋鉴于霭翠统辖的水西领地较广,是控制川滇黔边境的战略要地,民族众多,具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兵力强大,行动统一,其对西南政局的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于是下诏,升贵州宣抚司为宣慰司,以霭翠为宣慰使,宋钦为宣慰同知,令霭翠位各宣慰之上,设治所于贵州城内(今贵阳)。奢香自幼聪明能干,好学深思,婚后成为霭翠的内助,经常辅佐丈夫处理宣慰司的许多政事。在与丈夫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奢香逐步增长了摄政理事的政治才能,以贤能闻名水西各部,受到族人爱戴、尊称为苴慕,即君长之意。洪武十四年(公元年)水东的宋钦死去,由其妻刘淑贞代袭宣慰同知一职。洪武二十一年之后,霭翠病逝。由于子尚年幼,不能承袭父职,奢香毅然克忍居孀抚孤之痛,代袭贵州省宣慰使职。 2、吴文彩(侗族)侗戏鼻祖 吴文彩(~),清朝贵州黎平人。侗戏祖师。从小入私塾读书,因家境清贫,十三岁跟父干农活。秉性开朗,聪明好学,对侗族叙事歌、礼俗歌、情歌、酒歌有浓厚的兴趣,不仅爱唱、弹、跳、舞,而且爱编歌。他编写的《开天辟地》、《财主贪财》及情歌,有的已成为古今绝唱。中年时,出游过王寨、茅坪、洪江、古州、丙妹、三江等地,开阔了视野,看了汉戏、桂戏和阳戏,便萌发了编侗戏的念头。回家后,闭门三年,于年移植编出《李旦凤姣》和《梅良玉》两部侗戏。经过多年的风风雨雨,侗戏已传遍广大侗乡。从江、黎平、榕江等县的侗族群众,逢年过节,都要演唱侗戏,并举行纪念吴文彩的祭祀活动。 3、张秀眉(苗族)苗族起义领袖 张秀眉(~)晚清黔东南苗民起义领袖。贵州台拱(今台江)人。苗族。佣工为生。曾参加过年(清咸丰三年)瓮安县农民起义。年4月30日,乘台拱等地农民抗粮斗争高涨之机,在台拱掌梅尼率众起义,领导起义军采取扫清小据点、孤立大城镇的方略,攻占黔东南大部分城镇。年,亲率一支苗民起义军东进,活动于天柱、邛水(今三穗)等地。年(清同治五年),以“深入疾归”战术,数度攻入湘西,迫进剿的湘军回救,乘隙破敌。此后,黔西北、黔北各族起义军相继失败。年,川、湘、黔等省清军集中力量进攻黔东南。5月,令部将包大度在黄平县黄飘峡谷设伏,歼湘军万余人(见贵州苗民起义),但终未能扭转不利局面。年被迫退守雷公山(在今雷山境)。次年4月,在乌鸦坡(今雷山、凯里间)率众与清军苦战十余日。5月,突围被俘。后解送长沙,受尽酷刑,不屈而死。 4、严寅亮(土家族)清代书法名家 严寅亮(-),印江县阳坡人,土家族,字碧岑,号弼丞,别号剩广、剩庵、阳坡山民、阳坡居士。著名的书法家、教育家。清光绪十五年(年)中巳丑恩科举人,授四川修补知县,次年旅京,入学国子监。光绪二十三年(年)主讲贵阳正本书院,次年主讲铜仁的铜江书院,为时三年。光绪三十二年(年)被任命为知县,加同知衔,分发四川。辛亥革命后,严寅亮返回印江,创办正基初级小学,次年任龙里知县职,一年后辞官,专心于教育,凡二十余年,曾任教于省立贵阳师范学校、贵州国学讲习所、贵阳女子师范学校等校,讲授国文、习字等课程。 严寅亮的书法雄强劲健,远师王羲之,深得历朝大家精髓,黔中川蜀、大江南北多处风景名胜均有其墨迹碑刻。进呈“颐和园”三字被慈禧选中为该园名匾用字,旋得书颐和园内匾额18方、楹联23副,并获慈禧赐“宸赏”玉章一枚。在四川任上,将其墨迹石印成册,名《剩广墨试》,以广流传。黄果树瀑布观瀑亭名联“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虹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即出自严寅亮手笔(今已不存)。 年,严寅亮因病卒于贵阳,享年81岁,归葬印江。 5、王天培(侗族)北伐名将 王天培(-),名伦忠,字植之,侗族,光绪十四年出生在天柱县织云乡。年秋率部北伐,被国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任命为第10军军长兼左翼前敌总指挥,率部攻下徐州。 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制度的统治,但是由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局限性而未能解放全中国的受难人民,有兵权者居兵自重,割据称雄。为了扫平封建残余势力,在年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这就是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后来,蒋介石为了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夺取统制大权而发动政变,残酷杀害共产党人士和革命志士。王天培将军坚决拥护孙中山先生的“三民政策”,旗帜鲜明的反对分裂,拒绝蒋的反共命令,继续北伐。于是被蒋为首的反动派借商谈军机为名而扣留。年9月2日被秘密杀害于杭州西湖,享年39岁。 血战徐州纵横扫荡三千里 魂归桑梓泪落满城千万家 ———悼王天培将军 6、邓恩铭(水族)中共一大最年轻的代表 邓恩铭(-),又名恩明,字仲尧,贵州荔波人,年生,水族。年,依靠在山东的亲戚资助,邓恩铭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五四运动爆发后,邓恩铭积极响应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选为学生自治会领导人兼出版部部长,主编校报,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年11月,他与王尽美等组织励新学会,介绍俄国十月革命,抨击社会现状。年春,邓恩铭参与发起建立济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同年7月,邓恩铭与王尽美代表山东共产党早期组织,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回济南建立中共山东区支部,任支部委员。 年1月,邓恩铭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同年底,邓恩铭赴青岛,创建党组织,先后任中共直属青岛支部书记、中共青岛市委书记。 大革命时期,邓恩铭先后领导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和青岛全市工人大罢工,组织成立青岛市各界联合会和市总工会。年4月,邓恩铭赴武汉出席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回山东后,任中共山东省执行委员会书记。 大革命失败后,邓恩铭辗转山东各地,领导党组织开展斗争。年12月,邓恩铭在济南被捕。在监狱中,邓恩铭领导其他党员组织越狱斗争。反动派对他恨之入骨,残酷地将他杀害。 7、杨至诚(侗族)贵州唯一的开国上将 杨至成(-),贵州省三穗县人,侗族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作的开拓者和重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一九二六年入黄埔军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七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连指导员。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二十八团一营连长,井冈山留守处主任,红四军、红十二军副官长,红军大学校务部部长,红军总兵站站长,军委总供给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军委先遣工作团主任,红一方面军后勤部部长,黄河两延卫戍司令员。 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一九三八年赴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一九四六年回国。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东北人民解放军军需部部长,华中军区军需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轻工业部部长,中南军区后勤部部长,中南军区第一副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兼院务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年2月3日于北京病逝。 8、王朝文(苗族)土生土长的苗族省长 王朝文(苗族):男,年10月生,贵州省黄平人,苗族。中专学历。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12月参加工作。年12月至年8月,任贵州省镇远专区干校学员,黄平县四屏区委干事,青年团镇远地工委干事、副部长、部长、副书记。年9月至年1月,历任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委书记处书记,团州委第一书记,施秉县委第一书记。年2月至年12月,历任共青团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青联主席,省政协常委,省委监委委员,团中央委员。“文革”中受到冲击。年12月至年5月,历任贵州省革委会盘县老厂宣传队队长,省革委“一打三反”办公室副主任,省革委政治部群工组负责人。年6月至年9月,历任共青团贵州省委书记,中共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委第二书记。年9月后历任中共贵州省委常委、省革委副主任兼省科委主任。年1月至年3月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年1月至年4月任贵州省副省长。年4月至年1月任贵州省省长。年3月至年11月任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年1月至年1月任第八届贵州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在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纪委委员。年3月当选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是中共第十二至十四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民族委员会主委。 9、伍略(苗族)一个极不安分的艺术灵魂 著名苗族作家伍略(左)与青年作家杨村(右)在研究小说创作 伍略(~)男,现代苗族作家。贵州省凯里市(舟溪青曼)人。 自幼受到民间文学的熏陶,高中毕业后任农村小学教师,开始进行文学创作。第一篇作品,是根据幼时听到的一首苗族叙事长诗《曼朵多曼笃》的故事梗概,写一对苗族青年男女反抗封建压迫、争取自由的故事。 发表后,被改为京剧和舞剧,后拍成电影《蔓萝花》。多幕话剧《海螺吹起的时候》和独幕话剧《上冬学》,刊出后受到文艺界重视。 年调到贵州省文联,写出反映隧道工人生活的散文、小说,受到好评。年,到黔东南地区搜集苗族民间文学作品,记录了苗族古歌一万多行。后来,与其他同志共同整理发表了《仰阿莎》、《夏且嘎》、《金鸡和野鸡》等叙事长诗和童话叙事诗,并根据自己搜集的《霞阿蓉》,创作了叙事长诗《阿蓉和略刚》,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年,连续发表了《野渡无人》、《高山上的凤凰》、《芦笙老人》、《河乔老爹》、《心的翅膀》、《鸡声茅店月》、《红线连珠》、《重生》、《阿祥嫂的道路》、《养蜂老人》等小说。年起成为专业作家。年,发表《绿色的箭囊》,是创作道路上新的探索和突破,引起强烈反响。《麻栗沟》《热风》《贫土》是伍略目前文学创作中的力作,有集子《山林恋》《卡领传奇》等出版。 年,他与韦文杨合作编著的八集神话电视连续剧《仰阿瑟》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在文学界和苗族圈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伍略的中篇小说《麻栗沟》被贵州文学界公认为20世纪贵州省20部最佳文学作品之一。伍略的作品,故事性强,想象丰富而奇丽,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传奇色彩。 10、陆永康(水族)穿“船鞋”的乡村教师 陆永康,今年(年)62岁,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羊福民族学校的教师。在他出生9个月时,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膝盖以下肌肉萎缩。别人学走,他学跪。20岁那年,机缘巧合地他成为一名小学民办教师,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教书生涯。 当他刚拿起教师棒的时候,学校里没有老师,学生也流失的差不多,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辍学的孩子劝回来。他用木板、旧篮球、废旧轮胎、铁丝自制了一双重达两公斤的“船鞋”,缚住双膝,再拄上一根木棍,开始了艰难的劝学过程。“跪行”感动了村民,第二个学期,他的学生增加到50名。3年后,孔荣小学破天荒有了名学生。陆永康在这里一教就是13年,13年里他跪坏了5双自制的“船鞋”。 36年来,陆永康日复一日地跪在讲台上传道授业;年复一年地跪着前行在山间道上,走村串寨做家访。家访,对于陆永康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爬山、过河、跨沟,稍不小心就摔跟头。没人搀扶,他“蹭”起来再继续往前“走”。一茬一茬的学生走了,陆永康却始终留在大山深处。 年陆永康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全国师德标兵称号。如今,在贵州上映了一部电影,叫做《水凤凰》是专门讲陆老师的事迹的。 (图文来自互联网)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ys/11436.html
- 上一篇文章: 谢氏名人访谈7贵州谢氏名誉会长谢德发
- 下一篇文章: 有色直达参加第五届中国贵州铝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