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从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为保障燃气气瓶流通安全,贵阳市已于7月1日启用“贵州省气瓶安全追溯管理服务平台”,建立气瓶身份信息并进行联网管控,实现气瓶安全可追溯管理。8月1日起,省内各市州将逐步启用该平台,预计今年年底,气瓶信息化管理将覆盖全省。

据不完全统计,贵州省有燃气气瓶约余万只,气瓶的监督管理是市场一大难题。近年来,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多次开展气瓶安全整治,但由于气瓶数量多、流动性强、监管力量不足等因素,违法违规充装、检验气瓶等行为始终难以杜绝。

“要建立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唯一途径是实施气瓶信息化管理。”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副处长杨鹏说,当每只气瓶的身份信息与流动定位都公开透明时,气瓶的监管便不再是一个盲区,相反地,还能为燃气市场的充装、经营、运输、储存等管理提供实时有效的信息数据。

据了解,自平台上线以来,气瓶办理使用登记、电子标签信息写入、充装枪控制、充装信息记录等均顺利实施,实现了气瓶使用登记、充装管理、检验报废、流转定位等环节的可追溯,有效解决了监管能力不足、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气瓶隐患较多等问题。

“目前,气瓶信息化管理已被写入《贵州省燃气管理条例(草案)》。”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副处长杨鹏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流程和算法,利用云上贵州平台,促进多方数据共享,合力对气瓶进行全流程、全方位的监管。”

气瓶的信息化流动环节

在云南中石化燃气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的操作间里,摆放着大量燃气气瓶,气瓶上挂着一个白色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xw/16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