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贵州大学四个精准推进立德
贵州大学“四个精准”推进立德树人 精准对标、精准涵育、精准发声、精准发力……贵州大学始终坚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贵州大学党委书记陈坚表示:“贵州大学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精准对标构建思想引领新机制 将思政、党建牢牢贯穿于中心工作,促进优良的党风、校风、教风、学风薪火相传,是贵州大学党委的一致共识和发展理念。 为此,贵州大学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校党委、基层党委和党支部三级联动,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紧密配合,专兼职队伍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从年至今,贵州大学校党委中心组共开展理论学习23次,余人次参加,将领导领学、专家讲学、体验悟学和研讨互学相结合。 同时,贵州大学专家学者积极发挥高校智库作用,在主流媒体发声,占牢主阵地。年,学校专家学者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发表理论文章2篇,在《光明日报》发表6篇,在《贵州日报》发表30篇。 “跟得紧、反应快、抓得牢、学得实、吃得透”是贵州大学务实开展理论学习的突出特点。讲座、在线学习、专题研讨,建立“贵州大学处级干部在线培训中心”,打造“两学一做”在线课堂。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项经费,为思想政治课题研究、社会实践、人员培训、表彰奖励提供经费保障。贵州大学多项举措并举,精准对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年,贵州大学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启动了发展对象集中培训工作,深入推进党旗领航、阵地教育等活动,把思政工作融入学生成长的全过程,组织教师党员到瓮安红色革命根据地、息烽集中营等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通过开展“七个一”活动、红色影视展播等活动,让师生党员进一步学习党史党章党规。 精准涵育拓展全域育人新空间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多年来,贵州大学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聚焦全域课堂育人,构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春风化雨,立德树人。 被称为“核专家”的贵州大学潘学军教授,十年跑遍了贵州省88个县市区,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助力脱贫攻坚。 如何调动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探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规律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 贵州大学结合实际,努力探索整体改革,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空间,实现知识性、趣味性、专业性、现实性的聚合,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具亲和力。思政课老师李传兵教授荣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称号。 一项项改革,因地制宜;一次次创新,成果喜人。贵州大学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的同时,也大力推进校园文化活动与思政工作相结合,构建集资源、教学、学习、实践于一体的思政教育教学平台。 全方位育人,除了课堂教学外,贵州大学还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实践工作,以先进文化浸润思想、滋润心田,鼓励和引导青年大学生走进社会实践的广阔天地。 如今,走在贵州大学校园里,阳明讲堂、溪山论道、琴艺雅集、茶道表演,一大批有特色、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学子的参加。 学校被评为全国“诗教先进单位”。贵大学子也屡次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MBA专项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奖。 精准发声构筑舆论引导新平台 贵州大学高度重视舆论传播平台建设和管理,始终把壮大主流舆论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强化舆论引导的重要举措。 在人民网·教育频道和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上,贵州大学综合指标位列第19位,其中“网络舆论影响力”和“高校媒体影响力”两项指标分别位列第4和第6位。 贵州大学为扩大网络主流舆论阵地,讲好贵大故事,传播贵大好声音,积极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制作传播贴近师生特点的内容产品,形成立体化、全辐射、广覆盖的舆论阵地。 一方面打造“溪山融媒”校园媒体品牌,构建“四微(北京治疗白癜风正规的多少钱北京现在好点的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啊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xw/10742.html
- 上一篇文章: 贵州农业生物资源调查通过验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