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赴五彩黔艺博物馆参观
根据《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剪纸艺术及拓展应用研修班》的培训计划,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的赵梓钧老师于年7月5日上午组织全体学员、助管、助教及专家学者,共35人,赴五彩黔艺博物馆参观考察。 步入博物馆,我馆工作人员为赵梓钧老师一行介绍了我馆的基本情况和贵州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五彩黔艺博物馆作为一家非盈利公益博物馆,多次走出了国门,承担了贵州民族文化的传播。 观赏雷山苗族飘带裙 被台江县施洞镇苗族未婚少女盛装吸引所,他们纷纷感叹银饰锻造工艺的复杂与精美。 举起相机拍摄精美的服饰-丹寨雅灰苗族剪贴绣无领对襟女套装。该套装主要流行于贵州丹寨、三都周边等地,以丹寨雅灰乡为代表。该套装由上衣、百褶裙、围腰、腰带、脚笼组成。上衣为无领回纹布对襟衣,双袖及肩、背剪贴绣变形的鸟、蝴蝶和龙纹。下装为剪贴绣蜈蚣龙、蝴蝶、蚕龙飘带裙,裙摆下缀白色鸡毛。围腰呈三角形,上剪贴绣蜈蚣龙图案。另应配有织锦腰带和青布脚笼。苗族古歌里唱到,在很久以前苗族的女祖先蝴蝶妈妈下了12个蛋,请吉宇鸟孵化后出来12个兄弟,其中的蜈蚣、龙、蚕子成为苗族第一批动物图腾,被妇女们反复运用于服饰中。盛装时,女子戴银头饰、银梳、银项圈、银颈饰等。该服饰制作时间大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 欣赏台江革一苗族布堆绣女盛装,所谓布堆绣,是将细布条剪成小块状,然后叠成小三角形再将叠好的三角形或堆或拼成自己想要的图案。 观看每一次贵宾到我馆的影集 驻足细听布依族“砍牛替父的故事” 参观我观馆文创产品 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非遗发展的相关指示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开办剪纸艺术及其拓展应用研修培训班。提高贵州省非遗保护水平,增强传承活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帮助非遗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创新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提高贵州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水平,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促进现代设计融合传统工艺,促进就业增收。 感受民族服饰文化|分享多彩贵州风情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ly/10052.html
- 上一篇文章: 共青团贵州民族大学第十次代表大会暨贵州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