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江河行:悠悠清水江 道不尽

核心提示

一头连接黔东南大地,一头衔通三湘四水,清水江如湘黔两地的情感,连绵不断,流淌千年。

发源于都匀市斗篷山的清水江,全长多公里,在流经都匀、麻江、凯里、台江、剑河、锦屏县后,在天柱县注入湖南省境内,被称为沅水。

沅水为湖南三湘四水之一,湖南省第一长河,入洞庭、进长江。

清水江边,那些吊脚楼、钟鼓楼,以及形态各异的会馆、祠堂,是它的历史记忆;苗家酸汤、侗族大歌,是它的民族符号。

作为贵州省境内的第二大河流,清水江曾是商贾云集的快速通道,更是民族迁徙的悠长记忆。如今,人们在江中挖沙、淘金,一不小心,或许还能淘到古代钱币,还有来自青铜时代的遗存——它们曾经的主人,在历史的长河中,若隐若现。

行走清水江,是对历史的品读,也是对民族迁徙的回溯。

清水江源头

人家从何处来“祖上在江西。”这是清水江边,很多苗族人家寻根问祖的共同台词。有学者认为,苗族祖先的迁徙故事,可以从清代起,追溯到炎黄时期……

清水江流域,是贵州苗族聚居地,苗族祖先从何处来?为何要住进大山里?住在锦屏县文斗苗寨、已经70多岁的罗德双说,寨子下面那蜿蜒流过的清水江,就是祖先迁徙而来的路线。

点燃香烟,他的思绪似乎也被点燃。“我们祖上最早在江西,后来打了败仗,才住进山里。”他不疾不徐地说,语气中带着些许不容置疑。

在罗德双的描述里,环绕文斗苗寨的古银杏树、红豆杉群,都是祖先种下的,现在已有两千多岁。而江边的那些梯田,也是祖先开垦的。

“祖上在江西。”这是清水江边,很多苗族人家寻根问祖的共同台词。有学者认为,苗族祖先的迁徙故事,可以从清代算起,甚至追溯到炎黄时期。

苗族先民九黎集团(九黎共有9个部落,每个部落有9个氏族,蚩尤为大酋长)最早生活在黄河下游和长江下游之间的平原,后来在与炎黄部落对战中惨败,大酋长蚩尤被杀,九黎部落被迫迁徙,前往长江中游一带。

苗学专家曾撰文称,经过数百年的战争,苗族先民们组建的集团被瓦解,一部分被迫迁徙到鄱阳湖、洞庭湖以南的江西、湖南,等地的崇山峻岭。这次迁移,成为后来很多人自称祖籍江西的注脚。

罗德双很







































广州白癜风医院
北京最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jy/1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