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趣美食丨舌尖上的贵州,黔味的力量
贵州位于祖国的西南,旅游资源丰富,相对来说开发程度不高,很多地方都保持着原始的状态,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这里,地域差异和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为贵州的美食造就了广阔多样的美食文化,有书中说,贵州的珍馐美味并非来自天然,但是得益于人类的点化,于是天时地利人和就造就了贵州美食“黔味”的力量。 除了酸汤鱼,牛肉粉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美味,对于贵州美食你还了解哪些?去贵州旅游,到底要怎么吃?吃什么?今天本小编特邀贵州籍的作者林斜阳,为我们带来纯正、地道的贵州美食介绍早餐和小吃篇,带着口水,我们一起来“品尝品尝”吧! 推介 你们对贵州的美食真的“一无所知”啊! 早餐+小吃篇 前几日友人问我:想去贵州旅游,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推荐吗? 给我激动的,安利之魂熊熊燃烧,光说吃的就把手机打字到没电。 说真的,我们大贵州的美食简直太低调了,连一部像样的美食纪录片都没有,太伤心了。为了科普和安利贵州美食,我必须撸袖子上了! 当然了,作为一个贵阳人民,重点自然是放在贵阳的美食上,兼有其他。毕竟到省会城市不像风景区有很多可玩的,最重要的就是吃吃吃好吗! 早餐吃什么 一号选手:糯米饭 美好的一天从早上开始。当然了,在贵州,早餐时间开始得不会太早。如果你是一位习惯早起的北方人民,早上7点左右你大概只能在街上吃到小推车车的手搓糯米饭了。 贵州人喜欢吃糯米,煮白粥要落一把糯米,让口感更丰沛。糯米饭容易饱腹,更被贵州人加入了许多原料,变化万千。 贞丰糯米饭这个招牌源自贵州贞丰县,早在清朝嘉庆年间就是有名的小吃。选用焖蒸锅的糯米,以熟猪油炒好,文火保温。要吃的时候,加入特别腌制油炸过的瘦肉片(还有加脆哨OR软哨的)、油辣椒、酸萝卜、绿豆芽、海带、葱花、酱油等等,非常美味。贞丰糯米饭有很多招牌店,一般点一份糯米饭都会配汤,店里一大锅海带豆芽汤随便乘,解腻又爽口。 贞丰糯米饭(图片来自网络) 当然了,如果起得太早,你就会在街头看见别有风味的糯米饭小摊,通常是一锅泛黄、一锅较白,黄一点的那锅应该是加了酱油的。你如果去要一份糯米饭,可以自选加入什么佐料。酸萝卜、折耳根、凉拌好的海带丝、土豆丝、油辣椒、葱花、脆哨、软哨、花生等等,各家不同。而是甜还是咸,在贵州人这里也不是个事儿。糯米饭摊子上有糖有酱油也有辣椒,要甜加糖、要咸加拌菜、辣椒,任君选择。还有的人就是喜欢大混合,糖和拌菜辣椒一样来点儿,味道甜甜辣辣,居然也很美味。摊主隔着厚厚的塑料手套,手心摊一大勺糯米饭,把你想要的佐料统统加进去,再把手一合,揉成一团圆圆的糯米饭团,便于携带,随走随吃。 街头的糯米饭早餐(图片来自网络) 把那一团糯米饭捧在手心里的感觉,是读书时代最美好的回忆。天凉的时候,尤其舍不得吃,隔着塑料袋先把那一团捧在手心里,有时候嫌老板揉得不够圆,就自己在手动捏两下,终于被香气诱惑得忍不住,咬上一口,拖出一根长长的海带丝,全无形象的快速吃掉,满足了我整个童年。 推荐店铺: 黄家老糯食店,都司路 贞丰糯米饭,连锁店 街头小推车(早7点-10点) 二号选手:牛肉粉、羊肉粉 贵州人酷爱吃粉,牛肉粉、羊肉粉都是上佳之选。遵义羊肉粉是驰名远播的,但在贵阳,恐怕还是牛肉粉更得人心一些。花溪牛肉粉的金字招牌远推其他城市——虽然始终不够正宗,而街边随便找一家看似不起眼的牛肉粉小店,你也很容易就能吃到惊喜。 贵阳的牛肉粉,早年一直是用酸粉做的。所谓“酸粉”,是米粉的一种,贵阳人的特别创造,米的浓度和密度高于一半米粉、味道微酸,有些外地小伙伴可能闻不惯那味道,但却是贵阳人的挚爱。酸粉是贵阳人的特别宝贝,在贵州其他地区,吃牛肉粉和羊肉粉多半还是用细一些的米线的。 酸粉略粗,口感软软糯糯,比较有嚼劲。不过因为酸粉在常温下不能过夜,较难保存,这些年许多做牛肉粉的连锁店也采用米线、细米粉来做牛、羊肉粉,但通常在店内点单时是可选米粉种类的,除了米线、酸粉,还可以选择宽粉,总有一款适合你。 贵阳特有的酸粉(图片来自网络) 牛肉粉最讲究的是炖牛肉的汤底,一锅好汤和好牛肉是好吃的牛肉粉关键。牛肉有切成丁的、也有切成薄片(清片)的,按个人口味点单时做选择。而汤底也分清汤和红汤两种。清汤就是原味浓汤的牛肉粉,而红汤则是加了红油辣子的汤底。不要以为爱吃辣的贵州人就不点清汤了,点来的清汤是为了配上不同于红油辣子的柴火糊辣椒面,再加上几勺花椒面,鲜香中带点麻麻的口感,这爽口提神的味道,绝不比红汤的差。 清汤吃的一个原味提神,我最爱点清片清汤粉,加上浓厚的花椒面和辣椒面;而红汤则一定要配切成丁的牛肉块,红油辣子厚厚一层,别提多带劲了。 除了牛肉之外,配料也是必不可少。牛肉粉中一定要加入用莲花白腌制成的泡菜,酸酸的,十分开胃。 推荐店铺: 花溪王记牛肉粉,连锁店,推荐都司路店 花溪飞碗牛肉粉,连锁店 安顺胡记牛肉粉,神奇路 三号选手:素粉(肉末粉、脆哨/软哨粉) 素粉是贵阳的特别味道,因为它必须用酸粉来做。一碗素粉,将酸粉在滚水里烫熟捞出,然后浇上店家特制的鸡油辣椒,一勺酱油、一勺醋、一勺黄豆、一勺酸萝卜,问一声你加不加料?加上肉末就是肉末粉,加上脆哨/软哨就是脆哨/软哨粉,最后撒一把葱花,大功告成。 热腾腾从老板手上捧过来,拎起筷子拌匀那碗粉,迫不及待的来上两口,那是我心中最有代表性的家乡的味道。 记忆中最好吃的素粉,必须来自贵阳一中老校区门前的眼睛龅牙粉店。一中百年老校,但对我而言,加上对它向往的年月一起,也不过三五七载,可这家粉店却在我心中存活了不止十年。如今一中老校区灰飞烟灭,听说眼睛龅牙粉店也跟着搬到了新校区旁边,不知道还是不是当年的那个味道,但一定是一中学心中永远的念想,是那些年我们翻墙买粉、走廊上吃粉、上课也要来两口的美好青春岁月。 推荐店铺: 刘维兰老素粉,陕西路与黔灵东路交叉口 老一中素粉,金阳南路 四号选手:肠旺面 肠旺面在贵州小吃中以色香味“三绝”著称,汤底鲜美、红油滚而不腻、香而不辣。肠旺又有“常旺”的谐音,早餐吃一碗肠旺面,是一天好兆头的开始。 肠旺面除了猪血和猪大肠,最重要的就是面。面是手工做的鸡蛋面,经过反复揉搓、最后将面皮切成细丝状。面条劲道有弹性,和一般口感平淡的南方面不可同日而语。小时候总觉得这Q弹的面跟方便面似的,非常可爱。 点一碗肠旺面,师傅是一兜一煮。抖散下到滚水中,捞起后面条是卷曲的状态。面碗底下用烫过的豆芽垫底,加入煮好的面,灌入鲜美的鸡汤,再加上血、旺和脆哨,最后淋上红油,再撒入葱花。肠旺面的店铺里通常都会泡上一大罐莲花白,供食客拿小碟子自取,泡好的莲花白加入到红汤中陪着肠旺面一起吃,最是够味。吃肠旺面最好再加一片卤制的三角豆腐,吸收了汤底的鲜美,一口下去,还会流汁儿,真让人回味无穷。 要问我哪家最好吃,很不客观的说永远是我家楼下的那一家。纪念塔边上那家常年排队的“老七肠旺面”,信我吧不会错,吃到出了门还想排队再来一碗,只是想跪求老板你过年期间好不好早开两天门啊,每年过年回家我都赶不上吃一口…… 推荐店铺: 老七肠旺面,箭道街 陈肠旺,龙井巷(老字号) 五号选手:遵义豆花面 豆花面是口感较为厚实的宽面,面汤是豆浆,面和豆花都吃的是个原味,不过会配给你一碗味道浓厚的蘸水,蘸水里有肉丁和红油辣椒,味道又香又辣,非常爽口。面和豆花捞出来蘸料吃,再喝一口面汤,感觉真是太舒坦啦!店里一般还会做鸡丝豆花面,在遵义豆花面的基础上配上鸡丝和一些调味,也非常不错! 遵义豆花面(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店铺: 没有特别推荐,看到就去吃吧! 其他早餐选手还有叉烧圆子粉、辣鸡粉(辣子鸡配料的粉)等等,不一而足。另外,贵州的早餐分量都很小!胃口好的一早上吃两种不同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小吃吃什么 贵州的小吃!!真的是太低调了!低调的上了一下《舌尖上的中国》,然后就默默的爱哪儿哪儿了,其中折耳根(鱼腥草)必须是阻碍贵州小吃发扬光大的绝对元素。但是!忘了看到哪位网友说过:一根根的啃折耳根和一把把的嚼折耳根完全是两种风味!一点没错!贵州小吃里的折耳根通常都是佐料里的小配料,是点睛之笔。就当做你不知道那些配料里是“恶名远播”的折耳根,尝试一下,说不定你就爱上它了呢? 一号选手:丝娃娃 舌尖上的中国一号乘客。丝娃娃就绝对是贵州小吃中我的挚爱,有些类似春卷,但又不完全一样。薄薄的一张米皮,配以各种各样切成丝状的配菜,包法有点像是用布块包起一个小娃娃,所以被称作“丝娃娃”。 吃丝娃娃是一件考验功夫又有趣味的活儿,在北京的一些贵州餐馆里,点一份丝娃娃多半是包好了给你端上来的,包的每一份都只有几根菜,实在减了口感和趣味。 将薄薄的米皮摊开在手心里,然后把菜丝放在米皮上部,中间三根手指所在的位置,集中摆放,然后再将左右的米皮合上,最后是底下一段,往上折上去,最后浇上一勺蘸水汁儿,一口吃掉,可能会吃得形象全无,但是过瘾极了。 三步教你包好一个丝娃娃 丝娃娃配的蘸水也是个中关键。普通的蘸水就是柴火糊辣椒面加上香油、木姜子油、酱油、醋和葱花,这些年更流行吃酸汤蘸水,是在蘸水中加上了贵州特有的酸汤,口感更佳。而蘸水的辣椒配比完全可以由食客自行添加,对于吃不了太辣的游客而言也是很贴心的选择。吃不惯折耳根也没有关系,你可以选择不加它嘛。但是真的不来一口吗客官? 不要慌,辣椒的多少看你自己加 淋上蘸水嗷呜一口吃掉! 推荐店铺: 杨姨妈丝娃娃,飞山街 丝恋红汤丝娃娃,连锁店 二号选手:雷家豆腐圆子 舌尖上的中国二号乘客。“雷家豆腐圆子”是一块发源于清代的招牌,至今在贵阳街头还能看到这个招牌的老店。豆腐圆子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花椒等香料,用菜油炸熟,捞出后趁热剖开,在里面加入由酸萝卜、折耳根、辣椒面和酱油拌好的佐料,香香辣辣入口,包你难忘。 (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店铺: 雷家豆腐圆子,喷水池 三号选手:恋爱豆腐果 “恋爱豆腐果”背后据说有一个狗血俗套的恋爱故事,暂且按下不表。但我与它之间的恋情已经持续了数十年,早忘了第一次吃它是什么时候,总之恋恋不忘,也配得上它的“恋爱之名”了。 豆腐果是一种长方形的小块白豆腐,是用碱水发酵而成的。豆腐在铁片上考究,考好后外皮呈焦黄色,内里却是嫩得流汁儿。最喜欢就是守在烤豆腐果的摊位前,盯着老板翻烤豆腐果,然后指指点点的给自己预定:老板我要这个,对就是这个考得“泡”起来的;那个那个,那个软趴趴的肯定内里流汁儿。老板点点头,笑眯眯的给你捞起来两个,熟练的戳破豆腐,在中间加入一大勺拌好的酸萝卜折耳根蘸水汁儿,还问你:“妹儿要多点辣不?”“要嘞!” 推荐店铺: 满大街的小摊摊! 四号选手:烤手撕豆腐/小豆腐 来自贵州大方的手撕豆腐,如今在贵州的各大景点、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手撕豆腐的原形是臭豆腐,但口感更加脆爽,模样小巧,但烤出来香极了,走过摊子你一定没办法停下脚步,而且一吃起来就根本停不下来。 (图片来自网络) 炭火盆支架、铁网一罩,一打打小豆腐累着,小板凳一排排,你随便找一个坐下,店家就开始爬着格子给你烤豆腐,几毛钱一个,吃多少个最后计数结账。你面前放一碟贵州特有的烧烤辣椒面,加一点点盐,烤好的豆腐店家一个个堆到你面前,你就完全停不下来的一个个蘸着辣椒面吃啊吃,吃到站都站不起来啦。 (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店铺: 满大街都是 五号选手:洋芋粑粑 贵州人管土豆叫洋芋,并且酷爱吃洋芋,做法很多,街头巷尾许许多多与洋芋有关的小吃,但我的最爱就是洋芋粑粑。 丝恋家除了吃丝娃娃,还有各种贵州小吃可供尝试,不过他们家的洋芋粑粑味道一般 洋芋粑粑有点像土豆泥,洋芋煮熟之后,捻成泥,然后加上盐、味精、葱花和少量水调味,捏成饼状,吃的时候老板会放到平底锅里煎到两面金黄,再配上甜面酱、辣椒面和凉拌小菜,外焦里嫩、香脆爽口,洋芋的清甜味道也丝毫不会被油炸和辣椒的味道淹没,非常神奇。 最正宗还是路边摊(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店铺: 满大街都是 六号选手:冰粉(绿豆冰粉、玫瑰冰粉) 贵州最适合的旅游季节是夏天,避暑胜地,清凉极了。而夏天最不可错过的美食小吃就是冰粉。冰粉南方很多地方也有吃,但我保证贵州的冰粉吃法是最丰富的。除了最最普通基础的冰粉,我最推荐的就是绿豆冰粉。冰粉加上绿豆汤,配以芝麻、花生、瓜子仁、冬瓜汤和红绿丝,色彩好看,爽口解暑,又不会太过甜腻。而在盛产玫瑰糖的青岩古镇,点一碗加了玫瑰糖的玫瑰冰粉,也是甜蜜的幸福。还有水果冰粉,加上应季的西瓜在里面,更加好吃。 丝恋的绿豆冰粉,配料比较单调 我自制的水果冰粉 推荐店铺: 各种食店都有配备,很难做到不好吃 七号选手:青岩卤猪蹄 贵州卤菜和其他地方的风味有所不同,也是香辣为主,卤菜我自认最好吃的来自我妈,其次就是青岩古镇。青岩古镇的卤猪蹄历史悠久,是古镇的特色小吃。读书时我们一家吃货为了吃上一口,驱车一个多小时也是要去专门吃上一次的。据说清末有个青岩的少年人出发赶考,母亲为他做了一锅卤猪蹄,结果他金榜题名高中状元,所以青岩卤猪蹄又称作“状元蹄”,学子们为了好意头也不可错过。青岩最有名的的是王万妈家的卤猪蹄,论斤卖,上桌前帮你切好成小块儿,一定要配以当地特别的糊辣椒蘸料吃——被你们发现了吧,糊辣椒+酱油+醋+葱花+木姜子油的蘸水,是贵州小吃必不可少的点睛之笔。 (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店铺: 王万妈卤猪脚,青岩古镇 八号选手:刘二妈米皮 刘二妈米皮是遵义特色小吃,现在也是遍地都有的连锁店。原料是卷粉米皮和大头菜、盐菜。米皮先是蒸熟,然后吃时用沸水一烫捞出,加入烫熟的豆芽、大头菜、盐菜、黄豆、葱花、姜蒜水和红油辣椒等佐料凉拌,香辣爽口极啦! (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店铺: 刘二妈米皮,连锁店 写完这些就已经馋到升天……所以欢迎大家去贵州旅游! 图文:林斜阳( 林斜阳笑执清茶)今天的贵州美食(早餐+小吃篇), 小编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 大家饿了么? 饿了就来贵州尝一下吧! 多彩贵州一定不会让你的味蕾失望。 享趣美食,享趣人生, 旅途中还有哪里有让大家惦念的舌尖美味, 可以给小编投稿哦! 投稿邮箱:zhy cntmedia.cn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jji/8856.html
- 上一篇文章: 美食文化当古代诗人遇上贵州美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