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体育“侗族摔跤”“水上漂”怎么“
贵州民族体育“侗族摔跤”“水上漂”怎么“
双手不直接触碰对手身体 而是抓紧一根布带缠绕对手进行提拉、绊摔 这就是“最文明的摔跤”——侗族摔跤 ▼ 8月19日至23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紧张刺激的侗族摔跤比赛正如火如荼进行。流传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双江乡四寨、坑洞、寨高、黄岗等侗族地区的“侗族摔跤”,是一项集武术和娱乐为一体的传统体育竞技活动。与常见的摔跤不同,侗族摔跤别具一格:这项竞技不能直接交手,只能靠臂力和腰腿劲相互角力。 我们经常见的摔跤只是手臂上的力量 而侗族摔跤都是腰腿手三个部位的力量一起在一瞬间发出来 侗族摔跤按选手实力和身重情况分不同级别,进入赛场后,双方各自用一根布带,相互将右手插过对方的左肋,右肩互抵将布带绕过对手的腹部,布带两头置于对方的椎,两手抓牢。待准备就绪,主持人发出“起”的口令,双方各自用力,设法将对手摔倒,以三局两胜为胜。 摔跤选手杜贵平告诉贵小新,侗族摔跤靠的就是技巧,反而像一些大体重,就像刚才我那个对手的话,我觉得他就纯靠蛮力,我就觉得我要用技巧,也就是动起来把他拉起来,反而他就控制不了我了,我赢的技巧就是这个。 与普通摔跤相似的是,侗族摔跤也是一项男女皆宜的体育竞技。 黔东南州民运会期间,女子摔跤比赛更是频频上演精彩刺激的对决。 摔跤选手潘登丽告诉贵小新,她一开始是练体育的,老师觉得她爆发力好,就让她来练侗族摔跤。结果“越练越喜欢,觉得它很霸气!” 你知道吗?其实在年,侗族摔跤被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项目”。 黔东南州第九届运动会暨第三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精彩多多! 在少数民族竞技项目“独竹漂”比赛中,男女选手花式炫技,上演“水上轻功”,尽展民族传统竞技风采。“独竹漂”俗称“划竹竿”,是由一人或数人站立在一条大竹上,手持长竿划水前行,它是发源于贵州赤水河流域的一种独特的民间绝技,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绝技。 对独竹漂高手而言,通常脚踩一根楠竹,漂行水上如履平地。此次黔东南州民运会举办“独竹漂”比赛,可谓一场独竹漂高手盛会,让现场观众一饱眼福。 脚踩独竹,奋力向前划行,参加独竹漂女子单人60米比赛的选手黄美玉,在首场比赛中表现出色,接受记者采访时,她分享了自己取胜的小秘诀。 “独竹漂就是手臂的力量要大,还有就是平衡性。” 如何练习平衡呢? “平时就是多做一些俯卧撑、举杠铃、哑铃之类的,靠这个来锻炼手臂力量” 在比赛的过程中,也不乏因失误而踉跄落水的选手。独竹漂竞技赛副裁判长潘天星告诉记者,独竹漂对平衡性的把控尤其考验选手。 “我们没有什么秘诀,主要靠勤奋训练,首先选运动员的时候看他的平衡和柔韧性,天生是占一半,然后后天也要多训练。” 对于如何练好平衡,避免失误落水? 选手胡朝贵在平日的实战训练中也总结了自己的一套“玩法”。 “划的动作比较用腰力,因为它是靠整个腰来支撑,要是你腰站不稳的话它会失去平衡,然后容易掉进水里面。平时训练我们就按照长距离来训练,因为你划长距离划习惯了划短距离就会自然而然地顶起腰来,到时候你用力的时候全部整个腰脊椎都用力来划的时候,它就会很稳了,就不会摔进水里面。” 贵小新温馨提示 请在专业人士的陪同下尝试哦 记者/蒲文思贺俊怡 编辑/黄蕾瑾 一个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国际性文化活动一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交流活动一场具有广泛参与性的专业盛会敬请白癜风信息白癜风有哪些表现症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jji/2018.html
- 上一篇文章: 贵州未管所与天津未管所友好"联
- 下一篇文章: 贵州生育服务网登记平台上线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