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讯近三年甘肃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
甘肃教育手机报(第期) 》省政协与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签订合作备忘录 》“中华经典资源库”五期项目成果在甘发布 》近三年甘肃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呈现稳中有升良好态势》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下降》兰州石化学院聚焦精准脱贫“拔穷根” 》临泽:激活基础教育“神经末梢” ※省政协与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签订合作备忘录------0月9日,省政协与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签订公益项目合作备忘录。十一届省政协副主席黄选平主持签订仪式并讲话。省政协秘书长陈伟出席仪式。 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公益发展中心理事、真爱梦想—甘肃创新人才教育公益专项基金发起人介绍了在西和县开展公益项目的情况。据悉,该基金会已在西和县实施3个公益项目,5间梦想中心已投入使用,首期全封闭英语教师培训班成功举办,近期又联系海尔集团和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将为苏合乡明星小学捐建电教室、提供电脑等教学设备。 黄选平代表省政协对双方签订备忘录表示祝贺。他指出,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特别是在我省贫困县区开展的公益活动,已为全省万多名英语教师、7万多名学生提供了专业培训,接下来还将对省政协所联系的0个贫困县给予重点支持,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他希望双方以合作备忘录的签订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加强合作沟通,确保备忘录能够全面落实,有更多公益项目落地到省政协帮扶的0个贫困县,通过教育扶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一分力量。 省政协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张永贤参加活动。 (民主协商报) ※“中华经典资源库”五期项目成果在甘发布 ------0月30日,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主办,人民教育出版社、甘肃省教育厅、西北师范大学、读者出版集团承办的“中华经典资源库”五期项目成果发布会暨“一带一路送经典”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北师范大学举行。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田立新、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黄强为“中华经典资源库”五期项目成果揭幕。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赵凯致辞。仪式上还向西北师大、甘肃民族地区学校代表赠送了“中华经典资源库”五期项目成果。 “中华经典资源库”是展现、阐释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型视频资源建设项目,由教育部统筹组织,委托人民教育出版社具体实施,省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参与制作。 赵凯代表甘肃省语委、省教育厅向“中华经典资源库”五期项目成果的正式发布表示热烈祝贺。他说,下一步省语委、省教育厅将按照《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08-00)》安排,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活动,以3—6岁学前儿童为目标人群,以“三区三州”为重点,通过“三纳入、一渗透”“大手拉小手”“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实现具有正常学习能力的3—6岁少数民族儿童在接受义务教育前能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沟通交流,实现全省普通话普及率达到国家要求。(教育在线) ※近三年甘肃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呈现稳中有升良好态势------ 甘肃省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近三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达到66.09%、74.6%、74.9%,呈现稳中有升良好态势。今年以来,我省始终把就业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通过组织开展全省中小企业进校园对接活动,认真落实就业扶贫行动计划,立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实际,建立就业帮扶情况记录表和精准扶贫台帐,提供3个以上就业岗位,形成“一户一策”动态管理机制。截至8月底,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80.53%。同时,推进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工程,每年安排万元大学生就业创业专项经费,重点支持高校示范性就业机构、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大学生创业扶持和创新成果转化等项目建设,近3年共在7所高校实施项目33个。截至8月底,全省高校共组织招聘会场,提供就业岗位近5万个。(丝路明珠网)※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在兰开赛 ------ 0月30日,08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在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开赛。大赛由省教育厅主办,省职教中心、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省信息技术职教集团承办,分为中职组和高职组,在为期4天的比赛中共有来自全省94所中高职院校的支参赛队伍,人参加比赛。其中,中职参赛队03个,参赛教师名,高职参赛队43个,参赛教师名。(教育在线)※08年海外华裔青少年语言文化营在兰开营------ 近日,08年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语言文化营在西北师范大学开营。 文化营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国侨办西北师范大学华文教育基地承办,55名来自泰国的华裔青少年将在甘肃完成为期3天的寻根之旅。在此次语言文化营活动中,营员们将在西北师范大学学习汉字、书法、古诗等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知识,参加“一带一路”文化讲座、太极拳习练等活动。 (甘肃日报)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下降------民政部0月30日消息,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万人,与06年首次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的数据90万人相比,下降了.7%。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倪春霞当天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当前四川省农村留守儿童规模最大,为76.5万人,其次为安徽、湖南、河南、江西、湖北和贵州。以上7省农村留守儿童总人数为.4万人,占全国总数的69.5%。 在留守儿童群体中,54.5%为男孩,45.5%为女孩,留守男童多于留守女童。99.4%的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健康,但也有0.5%的儿童残疾、0.%的儿童患病。与06年数据相比,0至5岁入学前留守儿童占比从33.%下降至5.5%,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比例从65.3%上升至7.4%。 (新华社) ※甘肃中医药大学“双选会”吸引余名学子进场------0月7日,甘肃中医药大学举行09届毕业生秋季“双向选择”洽谈会,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新疆等8个省(区)48家用人单位提供的多个岗位吸引了余名应、往届毕业生进场求职。 据悉,此次“双选会”甘肃中医药大学毕业生现场签约00余人,余人与用人单位达成签约意向。(兰州晨报) ※首届全国法学院系专题辩论赛在甘举行------0月6—8日,首届全国法学院系“法成律师杯”法律专题辩论赛在甘肃政法学院举行,共有来自国内7所高校的8支代表队参赛。 比赛旨在促进高校友好交流,搭建思想碰撞平台,提高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弘扬法治精神,发扬思辨风气。 比赛由初赛、初赛加赛、半决赛、复赛、决赛五段组成。其中初赛、初赛加赛、半决赛的辩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应坚持国际主义优先(正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应坚持国家主义优先(反方);复赛、决赛的辩题为宪法的实现更应该依靠国家(正方)、宪法的实现更应该依靠公民(反方)。(人民网) ※《西京故事》走进河西学院 ------0月6—7日晚,08年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高雅艺术进校园,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奖作品大型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在河西学院连续演出两场,引发了强烈的思想共鸣和社会反响。 《西京故事》是国家级艺术院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于0年推出的大型秦腔现代剧,公演多场次,获得诸多奖项和观众的广泛赞誉。剧情中罗天福一家四口寻找“西京梦”,苦尽甘来的奋斗史,引发了广大师生的深刻感悟和情感共鸣。 河西学院多年来坚持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每年至少举办一届国家级精品艺术进校园活动,力争让每一位同学观看一场高水准艺术展演。坚持以经典文化打“底气”,以精品活动养“文气”,以核心价值立“正气”,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育人,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时代化”,达到了“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 (河西学院) ※兰州石化学院聚焦精准脱贫“拔穷根”------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主动服务地方与行业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实行精准招生、精准资助、精准培养,加强产教融合,实现高质量就业,办好“拔穷根”的优质职业教育。学院对接地方人才需求,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与重庆两江新区等4个国家级新区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构建以“云就业”平台为基础的“互联网+就业”新模式,近五年60%以上的毕业生被石油领域强企业录用,实现了较高质量和较高满意度的就业。积极鼓励毕业生到新疆、内蒙、宁夏等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就业,为服务区域行业产业发展贡献力量,五年内为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累计输送毕业生近人。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和就业困难群体,精准识别,建立帮扶工作台账,实施“一生一档案”“一生一办法”就业跟踪服务,对贫困家庭毕业生实施重点帮扶,对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实行精准帮扶,对少数民族毕业生实行倾斜帮扶。近五年,学校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率超98%,带动家庭顺利脱贫,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 (教育部网站) ※临泽:激活基础教育“神经末梢”------ 近年来,临泽县把办好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支点,累计投入资金万元,大力改善乡村“两类学校”办学条件,努力提升乡村教育质量,让乡村学生留得住、学得好。 目前,临泽县各乡镇均建有寄宿制中心小学,所有寄宿制学校全部实现了“餐有厅、居有楼、跑有道”。同时,着力推进乡镇寄宿制学校“取暖煤改电、夜晚长明灯、热水不间断、厕所水冲式”等升级工程。全县乡镇寄宿制学校全部实现了电采暖全覆盖、太阳能路灯全覆盖、4小时开水全覆盖、洗澡淋浴全覆盖、水冲式厕所全覆盖,寄宿制学生吃、喝、住、玩、学的条件样样优越。 办好家门口的学校,激活处于“神经”最末梢的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才能确保农村孩子就近上学,最大程度减少择校。 (中国教育报) ※会宁县学习贯彻省委书记林铎署名文章------ 0月30日,会宁县召开学习贯彻省委书记林铎署名文章暨教育工作座谈会,号召全县上下传承创新、群策群力、革故纳新、以德立教,努力把会宁教育这面旗帜举得更高,把会宁教育这个品牌擦得更亮,让“三苦两乐”精神永远熠熠生辉,引领全省和会宁欠发达地区教育改革事业发展。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省委林铎书记在文章中对会宁教育的肯定,是一份极高的荣誉,也是一份殷切的期望,更是一份重大的责任。全县上下将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事业发展“九个坚持”的规律性认识,全面落实党中央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部署,以省委林铎书记署名文章指示精神为方向,传承弘扬“三苦两乐”教育精神,进一步凝聚教育优先的发展共识,进一步厚植善教乐学的教育土壤,集中精力打造优质教育品牌,集中力量创办一批特色品质学校,努力把会宁打造成出人才、出名师、出名校的区域教育高地,切实加快全国教育名县建设步伐,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会宁教育) ※党员干部应知应会政治理论知识------99.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00.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0.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更多教育资讯请登陆甘肃省教育厅网站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jji/14993.html
- 上一篇文章: 党建育人有温度,服务地方有深度看浙里高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