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玲种果树怕撞衫小众水果杏李看一看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膳食水平的改善,除苹果、梨、桃等大宗果树外,对特色果树、果品多样化的需求日益增加;国家在扶贫产业、生态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许多贫困山区通过果树栽培进行产业扶贫,而李、杏李树耐瘠薄,能适应山地等不良条件,适宜在山区、沙荒地等土壤、自然生态条件较薄弱的区域发展。 杂交杏李是杏李种间杂交新品种的简称,包括风味玫瑰、风味皇后、味馨、味帝、味王、味厚、恐龙蛋、红天鹅绒、红绒毛、加州天鹅绒和黑玫瑰等10多个品种,通常所说的杂交杏李是指前7种,以李子基因为主(味馨除外:杏基因75%),口感品质多接近于李子,含李基因75%以上,杏基因25%以下。具有果实外观艳丽、营养丰富、耐贮藏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1杏李生产现状及前景分析 1.1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中国李子主要产区是东北、东南、西南,均为地方区域性品种,如贵州的空心李、蜂糖李,四川、重庆的青脆李等,限制性因子多,这些地区发展杏李品种不太适宜(病虫害多、雨水大、坐果不良、果实裂果严重、品质差);李在华北、西北地区几无规模化产区,杏李更没有规模化栽培。杏李具有市场价格和发展空间优势,近年来价格居高不下,新疆南疆近两年栽培的只有极少部分投产,价格在10~20元/千克,且供不应求。 近年来生产上栽培的杏李多为引进品种,存在诸多问题:丰产性不稳定、口感较酸、风味较差、成熟期较为集中;对某些品种未经考察和区试,盲目发展;良种化程度低,品种混乱,苗木混杂。上述问题导致品质低劣,商品价值低;管理粗放,标准化程度低;采摘过早过晚和采后贮运不当等情况发生。 当前李子生产上主要以传统的地方品种为主,共同特点:适应强、鲜食口感较好,但外观着色差(不鲜艳、不均匀)、成熟后果肉软得快。商品性能差,不耐贮运。 中国李从中国传播到日本,继而传播至美国和世界各地,美国进行品种改良,育成了系列杏李品种。近年来发展的一些国外引进改良品种,如:大石早生、李王、黑宝石、恐龙蛋杏李等。共同特点:外观好(果大、匀、艳),肉硬(耐贮);只有部分表现好,但大部分适应性差、不抗寒、不抗细菌性穿孔病、鲜食品质差(缺乏李香味)。杏李综合性状优良,但只有部分品种表现可以,对气候条件、授粉树配置等要求严格,引进后10多年停滞,目前处于起步状态。部分品种在高温或多雨地区坐果不稳,病虫害、裂果严重。 1.2杏李发展优势1)营养保健价值高。李子含有VA、VC、多种氨基酸,有促进消化、清肝利水(保肝养肝)降压、导泻、镇咳化痰、美容养颜等功效,是人们喜爱的鲜食时令水果。杂交杏李品种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具有较高的栽培推广价值。 2)优质杏李目前市场供不应求。杏李适应性强、耐瘠薄、省工好管理,结果早。在当前大宗水果相对饱和的情况下,李、杏李是果树中比较少有的供不应求的树种。且好管理、易结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脱贫攻坚发展特色产业中优势尤其突出。 杏李及优质李品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已有部分区域已生产试验成功,进一步建设规模化、商品化、产业化生产基地可取得优势效应。杏李果实品质独特、市场短缺,结合农业旅游、观光采摘园和美丽乡村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当地特色果业发展,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改革发挥重要作用。 2主要品种及栽培中 应注意的问题 杏李目前引入中国栽培的主要品种有:恐龙蛋、味帝、风味玫瑰、味王、风味皇后、味厚等,其鲜食品质好(好吃、好看、耐贮存),外观好(果大、匀、艳),肉硬、耐贮运(常温下可贮藏2~3周,2~5℃低温可贮藏2~5个月)。杏李耐干旱、瘠薄,西部、西北部及黄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生态条件属于杏李优生区域,选择优良杏李品种可以生产优质高档果品。 2.1杏李主要品种1)风味玫瑰果实扁圆球形,果顶圆平而凹陷,缝合线浅,梗洼深,果实纵径4.6~5.0厘米,横径5.6~6.5厘米,平均单果质量82克,最大单果质量克。完全成熟后果皮紫黑色,易剥离,果肉鲜红色,质地细,粗纤维少,果汁多,风味甜,香气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9%。果实5月25日—6月10日成熟(郑州地区,以下同)。 风味玫瑰 2)味馨果实圆形或近圆形,果顶平,缝合线明显,中深。成熟果实果皮黄红色,果肉橘黄色,离核。平均单果质量43克,最大62克;单仁质量0.66~0.79克。果肉风味甜,香气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8%。成熟期6月3—10日。 3)味帝树势较强,树姿开张。果实圆球形或近圆球形,光滑,平均单果质量84克,最大克。成熟果实果皮浅紫色带有红色斑点,果肉鲜红色,质地细,黏核,粗纤维少,果汁多,风味脆甜,香气浓,品质极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9%。果实较耐贮运,成熟期6月10—15日。 味帝 4)恐龙蛋杏李果实近圆形,形似红富士苹果。果顶圆平,果洼稍凹,缝合线浅。平均单果质量克,最大克。成熟果实果皮黄红色带有红色斑点,果肉粉红色,质脆,黏核,粗纤维少,果汁多,风味甜,香气浓,品质极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20%。成熟期8月上旬。 恐龙蛋 5)味厚果实圆形,果顶圆平而凹陷,缝合线浅。平均单果质量克,最大克。成熟果实的果皮紫黑色,有蜡质光泽,不易剥离;果肉橘黄色,质地细,黏核,粗纤维少,果汁多,风味甜,香气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9%。果实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 6)味王果实近圆形,果顶稍尖突起,似桃形,平均单果质量克,最大克。成熟后整个果皮紫红色,有蜡质光泽,果肉鲜红色,质地细,离核,粗纤维少,果汁多,味极甜,风味十分独特,品质极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20%。8月上中旬成熟。 7)风味皇后果实扁圆形或近圆形,果顶凹,果洼浅呈一个小窝。平均单果重98克,最大果重克,成熟果皮橘黄色,果肉橘黄色,质地细,离核,粗纤维少,风味甜,香气浓,口感极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19%。品质极佳。7月下旬成熟。 2.2栽培中应注意的问题1)合理品种搭配遵循适地适树、品质优先的原则,南方多雨地区成熟期尽量避开雨季。杏李自花不实,授粉品种要求严格,有选择地配置好合适的授粉品种。 2)发挥区域优势做好引种区域试验,南方高温多雨地区规避部分品种裂果、易感病、不丰产等缺点,发挥特色品种(特、优)品质优势。 3)找准市场定位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新需求,对未来市场进行判断。根据栽培目的(远距离鲜销、就近销售、采摘观光)选择主栽品种,定位产品销售趋向和群体。 4)进行标准化栽培高标准建园,树体及土、肥、水标准化管理,进行安全简约高效栽培,生产优质高档安全果品。 (本文的作者是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陈玉玲、黄振宇、夏乐晗、陈龙和第二师37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的张涛) 作者简介陈玉玲,女,研究员。李杏种质改良课题组长。主持开展李子、杏新品种选育和配套技术研发:完成杏、李、柿子新品种培育9个(早金艳杏、玫香、玫硕、黄金油杏、早红艳、红艳杏,早红香李、中李3号及黑柿1号),总结集成新品种配套栽培丰产技术。先后主持和参加部、省级项目40余项,获得科技发明2项,曾获国家林业局科技推广一等奖、二等奖,河南省科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中华神农奖等科技成果等奖励7次;曾获得河南省林业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等奖励。在《果树学报》等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50多篇。 建群通知 《果农之友》杂志建群了!(点击蓝色字了解详细情况) 果业资讯,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新品种介绍 更多果业信息 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jji/14421.html
- 上一篇文章: 资讯要闻1事业部召开审计经验交流会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