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贵阳通   要说贵阳就不能不提贵阳话,特别是贵阳的脏话,“你家屋头”,“小厮儿”、“鬼火戳”、“鬼头刀霸”被很多贵阳人和外地人奉为经典。

  经常听到从地区来的人抱怨,说贵阳人总是拿鼻子看人,咋就那么“拽”?

  跟全国比,贵阳落后,并不占优势,但这座城市万的人创造全省1/3的GDP,不让人嫉妒也让人羡慕。毕竟贵阳是贵州的省会,是贵州的中心城市,是贵州的老大,即使有那么点优越感,摆摆谱也可以理解,但是贵阳也不是真“拽”。他们的“拽”是表面上的,比如奢侈品能在贵阳与上海广州同步上市,比如贵阳人穿着GUCCI吃方便面;比如听他侃,你还以为牛局马处真是他的姑爹舅爷,以为他真去星巴克喝过“卡不起啰”,真到世界五大洲旅游过。

  他们内心里其实并不“拽”,我认识的几个贵阳朋友,刚认识的时候觉得他们“嘻尔不呲”的还不习惯,但是相处久了感觉他们讲义气,对朋友关爱有加,交上这样的朋友“安逸”完勒!

遵义:你最想成为谁?

遵义与贵阳,孰大?

  遵义大,因为遵义的名声大。遵义会议和茅台酒让外面的许多小年轻只知遵义而不知贵阳。走出去的贵州人还得一遍又一遍地对外省人解释:贵州的省会不是遵义,是贵阳。

  贵阳大,因为贵阳的城市规模大,因为作为贵州省会城市的贵阳,其地位显著。

  这两个城市还真不还说,我要说遵义大恐怕要挨贵阳人的砖头,要说贵阳大可能会挨遵义人的鸡蛋。不信?打开百度贴吧贵州吧,就能看到遵义和贵阳网民的口水战。

  在双方的舌战中出现了诸如“独立”、“脱黔入川”等等敏感和破坏性极强的词语。还真希望这些破坏性的词语并不是出自于遵义人之口,希望都是有些人穿着“遵义人”的马甲在其中煽风点火。

  或许多些争论也是好事,重庆和成都,宁波和温州,深圳和广州,全国不都在VS吗?不过话得说回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遵义的兄弟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别被挑拨离间的人给“玩”了。

毕竟大家都是兄弟,对不?

凯里:打架可以,经商不行

  凯里有两张城市名片和一枚文化标签,两张名片是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提起“丐乡”这一枚标签,凯里人就“鬼火戳”。这样的称号大概源于南方周末歪打误撞的一篇文章。

  凯里是不是丐乡?不是。谁再说凯里是丐乡,凯里人跟你急,他们会列出条条整洁的街道为凯里正名。的确,现在在凯里不走斑马线的几乎都是外地人。好在“丐乡”这枚标签已经褪色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让全省效仿的文明凯里。

  只要是哪一个凯里的兄弟被欺负了,凯里人就会一哄而上,拼上半条命也要把对方放倒,但是提到做生意,凯里人就矮了一截。可不是么?凯里医疗机构的半壁江山被福建人包了,半数超市也被湖南人占了,哪儿还有地?六盘水的“国鼎家电”都卖到家门口了,别人急但是凯里人不急。

  一个凯里本地的电脑经销商说,现在生意难做,凯里人小生意不愿做,大生意做不来,人心不齐,难成气候。

  这人心齐不齐还真不好说,得到凯里问凯里人去。

都匀:不是“赌城”是桥城

  都匀话最经典的一句是“我家住在都匀大桥头,天天看倒汽车打转转,火车打转转,压死一条大老蛇,骗板骗板呢”,此外还有叠韵词如“黑黑呢”“烦烦呢”。当别人拿都匀话当笑话说事的时候,都匀人不急不恼,甚至报之一笑,却悄然在埋头发展自己。

  在都匀逛街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总有温柔得让你感觉不到对你有任何排斥感的漂亮都匀MM给你“洗眼睛”。对了,都匀在大十字,开发区转盘各处竖了几个雕塑,被市民戏称都匀是赌城:大十字的雕塑是骰子,开发区的是幺鸡,小围寨的是一饼,火车站的是白板。

  “赌城”只是对都匀的谑称,都匀的真实身份是“桥城”。剑江河穿城而过,市区内各式桥梁千姿百态,你到了都匀,一不留神还以为到了威尼斯。

  从城到人,你总能感受得到都匀温文尔雅,但是在内心里却有着一股暗涌着的干劲和力量。从都匀隔三差五地举行的民俗文化节、国际摄影展以及不断兴起的风景名胜旅游区来看,都匀开始在奔跑了。

六盘水:从煤都到凉都

  六盘水变化了,煤都改成凉都了。名称的改变在于它的气候,年平均气温13到14摄氏度,在气温最高的七、八、九三个月平均气温不到20度,所以到过六盘水的人说,六盘水没有“夏天”。

  六盘水城市建筑是新的,街道是新的,公路是新的,桥梁是新的,所以六盘水人说,这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从“中国凉都”的称号到汽车拉力赛,新兴的六盘水在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跟“煤黑子”的形象说ByeBye。不过,不管名称怎样改,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所有的这些都还是跟“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了煤真好,六盘水在西电东送中扛了大梁,六盘水的地位在蹭蹭蹭地往上蹿,现在是底气十足。不过资源也是一把双刃剑,当以平顶山为鉴,环境污染问题还真不容忽视。

  六盘水强吗?强,GDP增速连续三年全省第一;六盘水人有钱吗?有,大把的钞票在六盘水煤老板的手里攥着呢!

还真希望不出几年,六盘水人个个都是煤老板。

安顺:古与今的交融

  在安顺,能看到满街来赶场的穿着蓝布衣裹着白帕子的大妈,也能看到穿着时尚哈韩哈日的安顺MM。在安顺,你会惊奇地发现古老印象与现代社会交融得如此完美,一时间还真分不清是古代还是现代。

  安顺曾经辉煌过,且不说安扎驻军的明代,安顺是“黔之腹,滇之喉,珠粤之唇齿”,是贵州的经济文化和战略重镇,在三线建设时期,安顺的大红大紫让其他地州市眼红。但是眼睛才眨不到三下,现在好几个地州市都接二连三地跑到安顺的前头去了,让安顺人很窝火:其他地市凭什么划走了我们安顺的肥肉三县一市?

  安顺别急,黄果树瀑布是安顺的,谁也抢不走;还有叫得响的百灵制药和云马大客呢!现在安顺需要一个平静的心态和逐渐恢复的过程。我们相信,不出几年,一个环境优美,生活富足、文明有序的旅游城市,就会让全贵州人眼前一亮,惊声尖叫:安顺真牛!

毕节:实在的毕节人

  从贵阳到毕节,你要经过桥梁最多的公路而且保证没有相同的两座,而且不管你坐在哪一面窗子边,你都会恨不得把你的相机拍烂:晃过眼前的是落差达几百米的河谷,茂密的森林,路上还会遇到漂亮的少数民族MM。

  据说在以前的毕节有这么个帮派:“金牌杀手帮”。帮规特严,想入帮会的不管你在外面的名声有多大,必须先杀至少一个人才能进来。毕竟只是传说,是否属实无从考证。

  不管这样的帮派是否存在,现在打打杀杀的勾当已经不吃香了,全国人民都在思考着怎样挣钱。毕节人也不例外。“表得”当年卢万里为什么要把四车道的贵毕路改成两车道,现在清醒过来的好多毕节人都在骂卢万里那“厮儿”,不过骂归骂,现在的毕节人理性得多。有个毕节的哥子这么说:“我们毕节先不去比这比那的,低调一点,实实在在做好自己就行了。”呵呵,这样的毕节人,实在!

兴义:“显摆”精神

  兴义人把家安在了风景区,抬头看山,出门见水,风景区简直就是他们的后花园,能跟山水如此亲密如此贴近如此合而为一,兴义还真算上有福气了!好山好水还给了兴义另外一份礼物:好酒贵州醇。

  何应钦,知道吧?张之洞,熟悉吧?此外还有王伯群、何辑五、刘统之等等可能有点陌生。别急,兴义人会耐心地一一列出与兴义有关系的历史名人。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遇到遵义人,兴义人从来没有提自己是历史文化名城。

  万峰林,马岭河,去玩过没有?没有?那好,听兴义人给你描述兴义的美景。

  个人觉得兴义人有这么个特点,就是对家乡的成就感,用不太好听的话说,就是“显摆”,这和成都人有点相像。不过我觉得这样的“显摆”精神值得其他地区学一学,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家乡都不爱,还如何谈发展?

资料来源:网络

编辑:通哥

投稿爆料请加通哥

合作联系:18592949(手机及







































儿童白癜风的危害
儿童白癜风发病症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ys/11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