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要闻贵州年份英雄十大人物发布
英雄是奋发向上的力量,年份是时间沉淀的醇香。6月30日,“贵州年份英雄十大人物”正式发布,黄大发、文朝荣、姜仕坤、李桂莲、李光、张有光、余留芬、邓迎香、杨波、潘学军等十位奋战在贵州脱贫攻坚一线的先进典型被授予“年份英雄”称号,集中展现了全省脱贫攻坚战场一线涌现的主力军和群英谱。 “贵州年份英雄十大人物”发布仪式现场 近年来,在全省脱贫攻坚一线,涌现出一大批理想坚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他们以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担当,长时间初心不改地坚持干一件事,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迹,将伟大渗透在身体力行中,渗透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有成,实干有成。 在即将迎来建党96周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充分发挥重大典型在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凝聚奋发有为、久久为功的强大正能量。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决定,授予黄大发、文朝荣、姜仕坤、李桂莲、李光、张有光、余留芬、邓迎香、杨波、潘学军等10位奋战在贵州脱贫攻坚一线的先进典型“年份英雄”称号。 省领导与十位“年份英雄”(“年份英雄”亲属代表)合影 每一次,“年份英雄”走上舞台的时候,台下掌声雷动 这些来自基层,来自贵州脱贫攻坚一线的“小人物”,在平凡的岗位上,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书写了对百姓血浓于水的浓情厚意,用无私的奉献精神诠释了人生的真谛和价值。 发布仪式上,每一次大屏幕播放“年份英雄”先进事迹的时候,台下不少观众泪流满面;每一次“年份英雄”走上舞台的时候,现场掌声雷动。 十位“年份英雄”的先进事迹恰似春风细雨,洒遍神州大地,荡涤着党员干部的心田,温暖着老百姓的心窝,激励着全省党员干部群众,把学习先进的激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年份英雄”——黄大发上台领奖 “年份英雄”——黄大发 个人简介:男,汉族,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名誉支书。他率领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风钻、钢钎、铁锤这些简单工具,硬生生凿出一条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主渠长米、支渠长米的水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被当地群众亲切誉为“大发渠”。年4月,中宣部授予黄大发“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同月,中共贵州省委授予黄大发“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发布词:36年,一锤一锤地敲、一寸一寸地凿,凿出一条万米长渠,凿出小康的希望。“就是拿命去换,也要干成”。清泉终于流淌在崇山峻岭间,老支书的汗水与泪水,韧劲和信念,也流淌在乡亲们的心田。 “年份英雄”——文朝荣 个人简介:男,彝族,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原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党支部书记,全国“时代楷模”获得者。年被中央和省委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现已去世。几十年来,他不向困难低头,不向贫困折腰,带领群众向荒山要绿地,推广良种良法,把全村1.3万亩荒山从风沙四起的“和尚坡”变成万亩林海,把“苦甲天下”的少数民族贫困村带上林茂粮丰的致富路。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退下来后,他坚持义务巡山护林近20年。 发布词:向荒山要绿地,让瘦土出效益。他领着群众,披星戴月鏖战贫瘠山岭。“青山有幸埋忠骨”。当满目荒坡披上绿绒,群众生活翻天覆地,他却累倒在这片松林。不,他没有倒下,仍如一棵傲然屹立、万古长青的华山松,痴守着海雀这片他爱得深沉的土地。 “年份英雄”姜仕坤的女儿、“年份英雄”李桂莲上台领奖 “年份英雄”——姜仕坤 个人简介:男,苗族,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黔西南州晴隆县委原书记,全国“脱贫攻坚模范”获得者,被贵州省委追授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现已去世,他长期在贫困山区工作,不顾身体安危,全心全意为贫困群众谋福利,探索出脱贫攻坚的“晴隆模式”。在担任县委书记3年时间里,晴隆县贫困人口从16万减少到7万多,贫困发生率从52%降至25%。 发布词:他是县长、县委书记,但始终是奉献的公仆,人民的好儿子。他倒在了战穷斗困途中,却把一个初步成型的“晴隆模式”留给了全县人民。“只要信仰在、精神在,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什么样的奇迹都能创造。”他以不朽忠魂,诠释了"赤诚为民"的核心要义。 “年份英雄”——李桂莲 个人简介:女,汉族,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自年参加工作以来,50年如一日,战斗在蔬菜科研第一线,长期从事蔬菜育种栽培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创立、发展和运用了反季节蔬菜栽培理论和技术体系。主持贵州省蔬菜重大攻关,选育出12个蔬菜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培训农民40万余人(次),累计辐射推广种植蔬菜面积万亩,产值亿元。曾被评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个人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 发布词:50年如一日,心系三农,寄情田野,躬耕蔬菜科研第一线,创立、发展和运用反季节蔬菜栽培理论和技术体系。她把最好的蔬菜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把脱贫致富的“金钥匙"交到万千菜农手里,红水河畔“女财神”是她当之无愧的美誉。 黄大发、文朝荣等十位奋战在贵州脱贫攻坚一线的先进典型被授予“年份英雄”称号 “年份英雄”——李光 个人简介:男,汉族,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原遵义市政协副主席、市城建局局长,“全国关心下一代优秀工作者”“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贵州榜样”“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获得者。20多年来,他省吃俭用爱心助学,使许多困难家庭失学孩子重新回到课堂,累计资助孩子多名,资助金额达40万元。除了捐资助学,他还长期坚持为青少年宣讲革命历史和传统,犹如春雨般滋润着青少年的心。年遵义市将其长期资助的海龙镇桂花小学、海龙中学两所学校更名为李光小学、李光中学。 发布词:一位真正的战士。上半生为“国”,功勋卓著;下半生为了“国家的未来”,慈善助学。20多年来,他省吃俭用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帮助那些家境贫寒的孩子重返课堂。长征精神永不忘,近百岁的老红军,至今仍奋进在他捐资助学的“新长征”路上。 “年份英雄”——张有光 个人简介:男,苗族,年8月出生,年任安顺市普定县坪上镇丰林村护林员。自年接替其父在火焰山护林至今,张有光44年如一日坚持巡山护林,将一生奉献给了青山。44年不计报酬的护林,张有光一贫如洗,穿破了逾百双解放鞋,却始终无怨无悔。44年艰难困苦,44年凛冽风霜,张有光守护的“火焰山”经过长期封山蓄养,原始森林达多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森林氧吧”“生态绿肺”。 发布词:一根麻绳,一把弯刀,一张背垫,一壶水,5个土豆……43年来,从父亲手里接过护林“接力棒”开始,他就是用这些简单装备对抗山火、毒蛇和盗伐者,也对抗着难以言说的寂寞。小树听过他的歌,山泉吻过他的脸。他恋着山,山也恋着他。如今这满山苍翠就是对他最好的馈赠。 “年份英雄”余留芬、“年份英雄”邓迎香上台领奖 “年份英雄”——余留芬 个人简介:女,汉族,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盘县淤泥彝族乡党委副书记、岩博村党支部书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贵州省劳动模范”“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获得者。年4月20日,在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当选贵州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她带领群众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先后修通了长达28.5公里的5条通村路和6条通组路,完成了13公里油路改造;先后完成退耕还林多亩,搞起了乡村旅游,使林场成为岩博村的“绿色银行”。她领头创办的企业每年为全村创造上千万元的产值。在她带领下,岩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2万元、集体资产达万元、集体经济积累达余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文明村、示范村”。 发布词:她宛如一株绽放在乌蒙山深处的腊梅花,在同步小康征程中,留下一路芬芳。带领群众修路造林、开厂酿酒,实现了贫困村的华丽转身。她承诺,如果乡亲们需要,愿意再当五十年村支书。铮铮诺言,是对共产党人初心最朴素的表达。 “年份英雄”——邓迎香 个人简介:女,汉族,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贵州省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个边远山区普普通通农村妇女,带领村民发扬“愚公精神”,历时12年在石山上硬生生凿出一条“麻怀出路”,并凭着一股“牛劲”,带领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使全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被人们称为“当代女愚公”。年获得“全国消除贫困感动奖”,年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奖”“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年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和“贵州榜样”等荣誉。 发布词:一名平凡朴实却满心溢香的妇女村干部,用12年的艰辛、坚韧与执著,率领乡亲甩开膀子,挥锤抡钎,劈山修路,洞开脱贫之门。种养殖业村中开花,为深山农人绣钱囊。巾帼不让须眉志,立誓移山傲雪霜。她是当之无愧的当代中国“女愚公”。 “年份英雄”杨波、“年份英雄”潘学军上台领奖 “年份英雄”——杨波 个人简介:男,苗族,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六盘水市钟山区民宗局副局长、大湾镇海嘎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连续7年坚守贵州屋脊韭菜坪海嘎村,帮助全村找到一条产业致富的好路子,争取余万元建成9个种养殖基地,带领群众种植脱毒马铃薯和苦荞,注册“黔之脊”商标,产品远销全国。帮助群众办起10个农家乐、3个乡村旅馆,争取扶贫资金30万元引进养蜂项目等。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7多元,是年他进村时的4.5倍。昔日“吃洋芋饭,穿布巾巾”的穷旮旯小山村,已蜕变成村容整洁、游人如织的美丽乡村。年中组部授予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发布词:在“贵州屋脊”韭菜坪海嘎村,他担任第一书记,坚守7年不下“火线”,带领群众敲起脱贫鼓、按下致富键。为了一句“不破贫穷誓不休”的承诺,他倾注全部情感与心血,使昔日极贫苦寒山寨,终迎来“人人有股份、户户有产业”的脱贫致富新颜。 “年份英雄”——潘学军 个人简介:男,汉族,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贵州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副主任、果树研究室主任。曾获“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巡讲员”“贵州首席科技特派员”“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十年来,他只做了两件事:孜孜不倦“树木”和呕心沥血“树人”。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他只有一个心愿,带着贵州的农民走上致富道路。他把自己选育的核桃新品种无偿提供给农户,带动全省种植核桃万亩,种植户年人均增收元。身为一名教师,他忠于本职,潜心育人,先后培养指导硕士32名、科技特派员人、培训科技人员及果农1.4万余人次,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潘核桃”“核专家”。 发布词:他扎根贵州,“育人”又“树木”。作为大学教师,他默默耕耘,潜心培养学生。作为果农的“高参”,他乐此不疲,有求必应。在他身后,是赫章漫山遍野年产值15亿元的核桃林。10年坚守,他变小核桃为大产业,在贵州石旮旯里书写了一个又一个“财富传奇”。(来源:多彩贵州网)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ys/11310.html
- 上一篇文章: 贵州要闻贵州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70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