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学秘籍做好幼小衔接开启孩子快乐小学生
去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m.39.net/pf/a_4786505.html 上学读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件大事。再过半个多月,又一批小朋友就要走进小学校园,正式成为小学生。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语文、数学、英语是否要提前学习?家长和老师如何沟通更高效?本期《南宁教育周刊》邀请南宁市各小学校长为家长答疑解困。 ●南宁市五象新区第一实验小学校长黄世忠 家校合一 潜心育人 孩子像一株幼苗,家长要帮助幼苗扩张根系,呵护生长;老师要修枝剪叶,促其茁壮。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老师需要互相信任、互为补充,才能养成孩子良好的品性与根底。“家校合一”不割裂地“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是让孩子喜欢上学校和老师的不二法宝。教育路上,老师是孩子最好的领路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两者共同发力,孩子的教育才能给力。 开学在即,家长可以下载一些一年级课堂教学视频,在家中模拟课堂学习,训练孩子“坐得下、稳得住、听得进、能呼应”,教授孩子课堂规矩和时间观念,能够帮助孩子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课堂。 学会与老师有效沟通,是家长的一门必修课。家长对待老师的态度,决定了沟通的效率。要相信家长和老师的相遇,是沟通和信任的交集,而不是积累猜忌的开始。家长如果不信任、理解、支持与配合老师,老师的教育就很难进行,沟通的桥梁就不牢固。家长支持老师,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有效的沟通基于问题的解决,因此不能让问题积重难返之时才引起重视。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发现、提出、分析”孩子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问题苗头上,及时做出防范和纠偏。 ●南宁市园湖路小学校长蒋红 激发孩子好奇心 调动学习积极性 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前,需要家长在身心发展、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给予孩子积极的引导和充分的准备。首先,要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憧憬,让孩子感受到成为一名小学生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可以利用新生报名、领取录取通知书等机会,带领孩子到学校参观,消除紧张感,激发对校园生活的兴趣。帮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按时上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良好习惯。
在学习方面,家长无需提前教孩子小学学科知识,过度超前教育往往会给幼儿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家长可以多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方面入手对孩子加强训练。例如,每天坚持半个小时的绘本亲子共读,通过听故事、讲故事,诵读古诗、童谣等,培养阅读兴趣,形成阅读习惯,提高孩子的语言感受力、思维能力和专注力。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是幼小衔接的适应期,园湖路小学的老师们精心设计了《新生入学手册》,帮助孩子们尽快融入小学生活。学校也将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采用游戏化、生活化、趣味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幼小衔接平稳过渡。这个阶段,家长不必过分焦虑,要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多鼓励孩子,每天和孩子分享校园生活的见闻感受,手把手引导孩子解决同伴交往、情绪波动等方面问题。家长可以通过钉钉、 喜欢老师,是一年级孩子爱上学的一大动力,家长要帮助孩子发现老师的优点,让孩子喜欢上老师,进而喜欢老师的课堂。家长要自己先接受老师,对老师的行为有不解时,及时和老师沟通,切忌当着孩子的面数落、诋毁老师,要为孩子树立尊师的榜样。当发现孩子对老师有负面感受和看法时,要及时积极地扭转。 入学前,孩子最好能有一定的识字量,能阅读简单的图画书,会数数,认识生活中的图形,能简单口算等。家长们在孩子学龄前可以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帮助孩子积累识字量,学会简单的阅读和数数等。 ●南宁市江南区翠湖路小学校长黄海燕 耐心引导 崇敬教育 保持积极心态,做孩子的知心引路人。家长每天要抽出一点时间,与孩子谈谈心,让孩子讲一讲在学校遇到的趣事,询问孩子课堂上能不能听懂、举手发言了几次、喜不喜欢教室、跟谁玩得最好,等等,引导孩子在课堂上学会倾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不懂就问,把自己的探索发现、美德优势展现出来,引导孩子紧跟老师步伐,积极向上,学习进步。
耐心热情引导,做孩子学习启明灯。比如对孩子进行注意力训练:提醒孩子在和大人说话的时候,眼睛要看着对方,不能一边说话一边做别的事。进行复述训练,家长说读一段简短的话或一组数字,让孩子一字不漏地说出来,等等。做习题时,当孩子读不懂题意时,家长要耐心引导,只要孩子在努力,孩子在进步,就应该多表扬、多夸奖。 勇于承担责任,做孩子心灵港湾的守护人。当发现孩子对某个任课老师有成见时,家长先不要发表意见,让孩子信任父母,然后再深入了解孩子不喜欢老师的原因,找准问题所在,再帮助孩子缓解这种“不喜欢”的情绪。家长还要与老师进行良好的沟通,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避免孩子对老师有抵触。孩子只有充分信任老师、爱上老师,才能更好地爱上课堂、接受教育。 ●南宁市五象新区第三实验小学校长梁运均 零基础不等于零准备 让孩子爱上老师爱上学校 学校的教育课程契合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上小学前,不需要提前让孩子学习主科知识。但是,零基础不等于零准备。如何让孩子在步入小学后爱上老师、爱上课堂呢?我送给大家一些小妙招。
要让孩子爱上老师、爱上课堂,首先要让孩子爱上校园。开学前,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学校周围走走,让孩子记住上学路线,认识学校大门,给孩子描绘校园环境,激发孩子对校园生活的向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可以在家里营造浓厚的学习交流氛围,比如,给孩子设置独立的学习小空间,为孩子准备一张合适的书桌、一盏好的台灯、一个装满儿童读物的书架;和孩子一起玩识字大比拼游戏,用玩具、学具教孩子认识数字、学会简单计算;每天在睡前半小时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此外,逛超市、商场时,家长也可以鼓励孩子念出招牌名称、商品名称、商品价格等。 孩子开启小学生活后,面对新学校、新老师,难免会有陌生感与不安,同时也会有些许期待、兴奋。家长试着在每天放学接到孩子后,满怀期待地询问孩子一天的收获、心情,在平等愉快的交流中肯定老师、肯定同班小伙伴,感恩老师一天的辛苦,教孩子一些与小伙伴交往的技巧,同时积极主动地向老师反馈孩子上学后每一天的变化与进步。这样的沟通交流,一定会让孩子更爱上学,更爱老师。 ●南宁市衡阳路小学校长朱剑梅 学会与焦虑共处 科学陪伴孩子成长 孩子即将上小学,有些父母比孩子更焦虑,这是因为对孩子学习教育投入过多的 化焦虑为学习动力。父母也需要不断学习,可以通过阅读一些专门写给这个学段学生家长的书籍学习教育知识,或通过运动、兴趣爱好来转移注意力,从而降低焦虑。
化焦虑为陪伴。陪伴的方式有很多种,如陪孩子阅读、陪孩子运动等。当孩子充分放松后,可以引导孩子主动说出自己在新环境遇到的事情,无论孩子说什么,家长都要用朋友的姿态鼓励或安慰他,让他愿意向家长倾诉,有利于家长恰如其分地给予引导。在陪伴过程中,家长要 化焦虑为家校合力。孩子进入新环境需要时间来适应。在适应阶段,家长要学会信任老师,及时与老师沟通、交流,要相信老师的专业性,与老师共商教育策略,帮助孩子。不能因为焦虑而过度干涉,甚至质疑学校的教育。家长也要提醒孩子,刚进入新环境,如果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一定要主动向老师同学求助。●南宁市中兴小学校长李朝潥 送上“小锦囊” 缓解“小担忧” 孩子马上就要上一年级了,家长如何解锁“幼升小”的“小担忧”?以下的几个“微笑小锦囊”希望能帮到您。 爱之“小锦囊”:家长可以在开学前带领孩子参观即将要入读的小学校园周边,提前熟悉环境,并且边参观边和孩子交流、互动,一起读一读校名,让孩子和校门合个影,让孩子熟悉上学的道路等,让孩子对校园生活产生美好的期待和憧憬,激发孩子爱学校、爱老师、爱学习的良好情愫。提前 培养孩子学会独立。有些孩子因为不适应新的环境,哭闹着不去上学。对此,家长要多鼓励、讲道理,而不是妥协。家长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穿衣、洗澡、整理书包、洗袜子等,鼓励孩子做一些家务活,比如扫地、整理衣物、收拾房间等。
教育孩子在家孝敬父母、老人,在外与人交往要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鼓励孩子在人际交往中乐于助人,遇到矛盾、问题时自己想办法解决,过后再跟孩子分析应该怎么做。
利用暑假,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练习写字,比如写自己或家人的名字,以及一些简单的字等,并给予适当鼓励,加快孩子书写的速度。 积极参加一些户外运动,如跳绳、打篮球、打羽毛球、游泳等,既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又能让孩子变得更乐观、更积极向上。 来源:南宁教育南宁日报·南宁教育周刊 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xw/15210.html
- 上一篇文章: 贵州大学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