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贵州沉香老板竟然用国家非遗文化古
本台记者:俊江 本文为贵州交通广播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贵州省贞丰县小屯镇一带的白绵纸造纸工艺,始于清代乾隆年间,传统工艺以构树皮、石灰为主要原材料,采用蒸煮、浸泡、漂白、打浆、操纸、晾晒等数十道工序、历时数十日才能制造成白绵纸。因其工艺古朴自然且多达72道生产工序的复杂性,被誉为古法造纸术的“活化石”,文化部于年将此造纸技术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贞丰县者相镇有贞丰县规划搬迁户人的移民安置点,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在离安置点不远的地方就是者相文化创意产业园,这里解决了好几百名移居安置村民的就业。在文化创意园里布依手工织布、纺纱、刺绣等随处可见。在其中一家叫做沉香书画院的门口记者看到了“国家非遗造纸”几个大字,贞丰县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是贞丰小屯镇古法造纸的一个造纸点。书画院的老板叫艾恩贵,是一名经营沉香系列工艺品的贞丰人,在这里艾恩贵将古法造纸的传承人请来,并通过改良,将沉香粉加入纸浆里,用古老的造纸术创造出了沉香古纸,目前艾恩贵已经就这种沉香纸与国外的公司签订了一年20万元的合同,在国内更是达成了不少沉香纸业的合作。 随着沉香古纸的诞生,艾恩贵请来了书画家,用这些沉香古纸作画,然后找来附近搬迁的移民进行装订,进行外销。除此之外,艾恩贵还请搬迁移民进行布依刺绣做成沉香靠枕等产品向外销售。现在艾恩贵的书画院工作的搬迁移民共有20多位。不仅如此,艾恩贵的沉香书画院里还有图书室、儿童活动室、微笑小屋等政府部门设立的关爱留守儿童和搬迁移民儿童的活动室,里面有儿童读物,玩具,游艺器材供镇上的留守儿童和移民儿童学习,每到放学或是周末这里的孩子有上百人。艾恩贵说目前他每年要花费20多万元请来书法、绘画等各种老师教授孩子们写字、绘画和其他学科知识。 艾恩贵说,下一步他这里还要进行“倒流香”等产品的生产,届时将会有更多的搬迁移民来这里工作。而自己之所以会做这一切,主要是出于对传统非遗文化的喜爱,一心想要把它创新发展下去,也要让孩子们从这里学习传统的文化,找到归属感。另外来到创意文化园扎根创业,政府给了很多政策上的帮扶,他也很想通过自己的方式回报社会,帮助移民搬迁的村民们脱贫致富。 更多热点 3万人被骗17亿!这个骗局涉31个省区,贵州也牵涉其中…重磅发布!又一项汽车新政今天起实施,贵州车主、准车主有福啦!你们等待的"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观山湖段通车"最权威消息来了!(内附所有相关信息)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xw/11543.html
- 上一篇文章: 相约贵州2015最新高铁沿线美食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