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奢哲彝
12月29日,野场彝族姑娘、小伙穿着民族盛装,捧出香甜米酒迎接宾客贵州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奢哲彝族文化研究院院长珠尼阿依一行,兴仁县文联、县史志办等相关单位领导、县文史专家及大山镇党政负责人等陪同调研。 四周青松环抱的兴仁县大山镇野场彝族村,是贵州省最大的彝族聚居村寨,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彝族吉巴达艺术之乡”;年被黔西南州委宣传部评为“最具魅力民族村寨”;年“姑娘婚嫁舞”荣获“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原生态组铜鼓奖;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野场彝族一直保持古老的彝族语言和文字,日常生活中男女老少均用彝语交流;彝族服饰古朴典雅,男女通常包青、蓝、白色棉布头帕,男女衣裤外加青、蓝色长袍,系腰带;野场文化习俗保存完好,每年6月,都要举行火把节,吸引省内外宾客好友青睐。 珠尼阿依教授观看了彝族姑娘表演的“姑娘婚嫁舞”、“请七姊妹”等彝歌舞。底蕴深厚、保存完整的彝文化,深深触动了这位彝族女教授。王富慧教授指出,当前国家正在实施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战略,野场要乘势而为,以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为契机,将野场彝文化融入山地旅游发展之中。抓住“四个一”(一首歌、一瓶酒、一件衣、一桌餐)传承好、发展好彝文化。作为彝家子女,她将竭力帮助当地政府、彝族同胞,充分挖掘、包装野场彝文化,使这颗彝族明珠更加璀璨、夺目。 编辑:方林 李凯 责编:潘飞 编审:唐修元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wh/10063.html
- 上一篇文章: 国家一级作曲家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院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