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代人的回忆从泛黄的老照片中,寻找贵州
中科获平安医院殊荣 http://www.gansulawyer.net/m/★ “十二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将贵州定位为“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大力支持贵州交通建设。贵州公路、铁路、民航、水运发展齐头并进,让贵州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经过40年的努力,放眼贵州大地,一幅波澜壮阔的立体大交通网越织越密,高速公路县县通达、高速铁路风驰电掣、民航展翅飞出新高、乌江水道全线通航,曾经单一、匮乏的贵州交通运输正在立体化、快捷化、多元化。 ★交通,可强国。 交通,能强省! 当前,交通运输部正在组织编制《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贵州作为西部地区“一带一路”重要的陆海连接节点,亟须抢抓“一带一路”机遇,由交通大省向交通强省迈进。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贵州交通人用实践证明,险峻的山川不是阻碍,只是我们走得更高更远的垫脚石。 让我们一起重温贵州交通 发展史上那些或振奋人心, 或磅礴恢弘,或悠长婉转、 或跌宕起伏的建设故事, 从泛黄的老照片中 寻找几代贵州交通人的奋斗足迹! 今天的人很难想象:满大街跑的汽车,居然是翻山越岭被“抬”进的贵阳城。 据《贵州地方志》记载,年,贵州省主席周西成托人前往香港购买了一辆美国制造的福特敞篷汽车,开到广西梧州后路尽了,此后,他们历经水路、陆路,最后楞是拆零件找脚夫挑回了贵阳市。“不是夜郎真自大,只是无路去中原”,经济学家厉以宁这句话,道出了贵州交通发展史的多少心酸。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间,贵州省累计建设高速公路项目69个,是-年27年建成总里程的1.2倍,年成为西部地区第1个、全国第9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年的“乡乡通”公路、年的“村村通”公路,迈入年,全面实现30户以上村民组通硬化路正迫近收官。 “高速平原”代替了“地无三尺平”, “云端高路,大道出黔” 让“无路去中原”成为历史。 年8月3日,贵阳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开通运营,6辆木炭车开始运营,结束了贵阳市无公共汽车的历史。该车型由美国道奇两吨半货车改装而成,被贵阳公交人称为“五一型”公交。年,贵阳公交职工完成了木炭车的汽油化改造,称“五三型”公交。图上为“五一型”,图下为“五三型”。 年,富有民族特色、设置较为完善的贵阳汽车站(小图)交付使用,该站位于贵阳市云岩区黄金路。年5月9日晚21:30分,随着贵阳开往南宁的长途客车穿过空旷的停车场,运营55年的黄金路客车站正式告别了历史舞台。图为年的贵阳客车站。 年4月,贵州赤水马临至四川合江公路建成。马合公路全长72公里,是贵州最长的三级公路,是黔北通往四川进入长江的一条重要通道,对开发黔北煤炭资源,促进沿线农业发展,振兴贵州经济具有重大的意义。图为马合公路上奔驰的运煤货车。 年,艺校立交桥完工,这是贵阳市城市与公路共用的第一座立交桥。艺校立交桥位于贵黄公路起点,联通贵阳主城区与花溪,是贵阳重要的交通节点。图为初建成的艺校立交桥。 年5月16日,贵阳至黄果树汽车专用公路建成通车,贵州交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该路是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公路建设工程之一,也是贵州省第一条高等级公路,全长公里,其中一级标准25公里,二级标准公里,独立大桥5座。图为贵黄路。 年12月,贵州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凯里至麻江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里程为50.9公里。凯麻高速公路是贵州省公路建设史上第一条完全按照高速公路标准建设的公路。图为凯麻高速公路。 年底,贵州省实现村村通沥青(水泥)路、村村通客运,成为西部第1个实现全省建制村道路通畅的省份。图为安顺市平坝区小河湾通村公路。 长时间以来, 贵州桥梁建设者的对手, 一直是自己。 就算已经建成2.1万座数量最密集、结构最复杂、技术最拔尖的省域公路大桥,几乎囊括了当今世界全部桥型,直到今天,他们仍在不断自我超越、追求刷新纪录。 世界首座山区峡谷千米级桥梁坝陵河大桥、相当于层楼的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曾刷新美国科罗拉多州米高的皇家峡谷大桥尘封了72年世界纪录的六广河大桥……一座座声名远播的壮阔高桥,无愧为“世界桥梁博物馆”。 年,贵州又将有多座世界级高桥完工:米高的习古高速赤水河大桥、米高的平塘特大桥、米高的大小井特大桥……高桥建设者们在“千条水”“万重山”的云贵高原上,破解了无数世界级峡谷桥梁的建设难题。 年7月1日,清毕线鸭池河钢索吊桥(跨径米)建成通车。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贵州修建的第一座钢索吊桥,此桥跨鸭池河,紧邻东风电站下游,是毕节地区南下省会贵阳的交通咽喉,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具有重要地位。图为鸭池河钢索吊桥。 年5月,新型悬臂桁架拱试验桥——长岩桥开工。该桥位于道真县,横跨芙蓉江,全长96米,主跨75米,桥高76米,于年竣工通行。长岩桥属预应力混凝土桁式组合拱桥,是我国首创的第一座桁式组合拱桥,为以后建设此类桥梁作好了技术准备。图为长岩桥。 年,凤溪口桥竣工。该桥位于凤溪口渡之上,全长米。“四渡赤水”战役中,红一军团二师于年1月27日,从风溪口回渡赤水河,撤至丙滩(今丙安)、猿猴(今元厚)地域。年拍摄的电影《四渡赤水》曾在此取景。图为凤溪口桥。 年,江界河大桥通车试运行。该大桥位于瓮安县城以北,瓮安至遵义公路上,为预应力混凝土桁式组合拱桥。桥长米,宽13.4米,主跨米,居世界同类桥型前列,桥面至水面高米,为当时世界最高的桥梁之一。图为江界河大桥。 9年年底,沪昆高速公路贵州境坝陵河大桥建成通车。大桥全长米,主跨为米,桥面至坝陵河水面米,建成时是跨度“国内第一,世界第六”的钢桁架悬索桥。大桥跨越坝陵河峡谷,河谷两岸地势陡峭,地形起伏很大,已多次成功举办“坝陵河大桥低空跳伞国际邀请赛”,成为国际低空跳伞胜地。图为坝陵河大桥。 年12月29日,杭瑞高速公路毕节至都格段北盘江大桥建成通车。大桥全长.4米,主跨米,桥面离水面高达米,目前为世界第一高桥。图为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 年12月31日,贵阳市中环路正式通车,共有11条匝道的黔春立交是其组成部分,承担了重要的导流任务。年8月16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跨越山川通达四方(礼赞70年)》,配以黔春立交图片,该桥开始为人熟知。图为贵阳黔春立交桥。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横跨长江、珠江水系,复杂的山区地形凸显了水运的价值。据《左传》记载,早在先秦时期流经贵州的沅水航运已有一定规模,之后的两千多年里,水运在贵州交通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到本世纪初,随着公路、铁路的快速发展,曾占据贵州运输重要地位的水运渐渐被边缘化。曾经繁华的码头渐趋衰落,曾经繁忙的航道阻塞不通,贵州水运走入低谷。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年,贵州省政府出台了《贵州省水运建设三年会战实施方案》,提出用3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水运建设大会战。当年12月20日,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南北盘江、红水河(贵州段)航运扩建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贵州拥有了第一条国家高等级航道。年1月5日,一艘吨级货船被思林水电站大坝提升70多米顺利翻越大坝,宣告贵州乌江航道全线通航。至此,贵州北入长江、南连珠江的两大出海航道全面贯通,经过三年奋战,贵州人再次实现了“通江达海梦”。 通航道、优港口、增运力、兴产业,底蕴深厚的贵州水运正打造融入“一带一路”的“近江、近海、近边”特色省份。同时,推进铁水联运和江海联运航线项目建设,提升北盘江—红水河航道规划等级;完善“航运+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打造最美航运航线。 一条条“黄金水道”的通航, 将给贵州加快发展、 扩大开放带来新的机遇。 年,“乌江一号”潜水拖轮试航成功。乌江黄金水路全长公里。其中,贵州境内长公里,通航后,船只从乌江渡出发,经构皮滩—思林水电站(思南境内)—沙沱水电站(沿河境内)—彭水水电站(重庆境内)—银盘水电站(武隆境内)最终到达涪陵汇入长江。图为“乌江一号”试航典礼。 年,乌江第一艘吨级尾机型钢质货轮“东风13号”下水。该船总长31.84米,水线长30米,船宽6米,型深1.75米,主机双机功率马力。采用尾机型、大舱口、液压舵机及三层楼驾驶室,为乌江首创,被称为乌江第四代船型。图为在乌江航行的“东风13号”。 年,省赤水航运公司“一拖四驳”船队行驶鲢鱼溪至合江段成功。由原来的一拖二驳改成一拖四驳,拖带量增加到吨,减少了中转环节,加速了航次周期,增加了船舶利用率,降低了运输成本。图为赤水航运公司的“一拖四驳”。 年,由贵州省内河航运管理局设计、省思南船厂建造的自航式水下钻孔船、抓石船、运石船投产,航道整治工程实现机械化作业。图为抓石船整治乌江航道实况。 0年12月25日,西南水运出海通道中线起步工程(贵州段)开工建设。该工程规划按V级航道标准整治航道公里,整治滩险处,在坝草、百层、坡脚、蔗香、羊里5个港区建设9个吨级泊位及相应的配套设施。该工程于4年竣工。图为工程竣工后实船试航。 6年5月,赤水港区鲢鱼溪码头扩建工程竣工。该码头总长米,吨级泊位4个,年吞吐能力72万吨,码头占地面积10平方米,是贵州省最大的货运码头。图为鲢鱼溪码头。 年5月30日,赤水河狗狮子至合江段文明样板航道通过国家交通运输部验收,正式成为西部地区第一条国家级文明样板航道。赤水河是黔北、川南地区通江达海的重要水上运输通道,通航河段全长公里,分为上、中、下三段,狗狮子至合江河口为下游段,年货物运输量达余万吨。 时钟拨回上个世纪:年,贵州修建了第一条铁路;年,整个省只有泗亭至都匀一段不到公里长的铁路,后被国民党毁坏;年11月,贵州解放后开始先行修复黔桂铁路,结束了中国铁路版图上贵州段空白的历史。年10月15日,黔桂铁路通车到贵阳,这也是西南地区第一条准轨铁路。 作为内陆省,贵州省在交通建设方面一直在努力寻找自己的“出海口”。贵州铁路运输发展50年间,川黔铁路、贵昆线、湘黔铁路、南昆铁路等陆续建成投入使用;贵广高铁全线通车运营后,从贵阳出发到珠三角中心城市广州仅需4小时,让人们有些遗忘了这条线路开通以前,直线距离仅余公里的黔粤两地要坐20多小时的火车! 年,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0公里以上,其中高铁超过1公里。“三横四纵五射”布局,让贵阳至周边省会及全国重要经济区全部实现高铁联接,形成2至7小时高铁交通圈;贵阳至其他市州中心城市全部实现高铁连通,形成0.5-2小时高铁交通圈;到年,省内相邻市州将实现铁路连接,全省铁路网基本建成。 从“绿皮火车”到“复兴号”高铁, 从“况且况且”到“朝发夕至”, 贵州铁路的发展, 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慢到快、 从线到网的过程,现在已经是 贵州立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1月7日,黔桂铁路全线通车,结束了省会贵阳不通铁路的历史。黔桂铁路起于龙里站,止于柳州站,是西南地区第一条准轨铁路。图为黔桂铁路通车庆典。 年,贵阳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同年1月15日,贵阳站开始办理客运业务。经过多次改扩建的贵阳站,至今仍然在贵阳和西南区域铁路运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图为老贵阳火车站。 年11月,邓小平视察贵昆铁路施工,为关寨站书写了站名。至今“关寨站”三个大字仍嵌刻在关寨隧道上。关寨站位于六盘水市,是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四等站,于年正式通车。图为关寨隧道。 年10月13日,湘黔铁路正式通车。至此,贵州境内4大铁路干线全部建成通车。贵阳由此成为西南区域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便捷的铁路运输网为贵州的发展插上了翅膀。图为湘黔铁路开通后的凯里站。 年建成贵广高铁正式通车,联通了珠三角和北部湾的贵州进入高铁时代。贵阳高铁北站每天开行列车上百余趟,自年底投入使用以来,已迎送旅客超过上千万人次。图为贵阳北站。 年5月1日,贵阳至开阳城际铁路开通运行,这是贵州首条城际铁路。贵开城际铁路的开通运营拉近了贵阳市区和开阳县城间的距离,让开阳从贵阳一小时经济圈转入半小时经济圈,对推进贵阳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和开阳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图为南江段高架桥(李仕贵摄) 贵州是典型的内陆山区省份。不沿边、不沿海、不沿江,没有平原支撑,特殊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导致了贵州长时间处在封闭、半封闭的状态。 打通空中通道, 对于贵州发展至关重要。 从全省仅有一个民航机场(贵阳磊庄机场),到贵阳龙洞堡机场升级为4E级民用机场,再到铜仁、兴义、安顺、黎平、荔波、遵义、毕节、黄平、六盘水、茅台等10个支线机场的遍地开花,贵州民航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建设伊始,全省旅客吞吐量仅有94万人次。到了年,贵阳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已突破0万人次,开通航线条,而几条地州市支线机场也突破百万人次。 贵州民航从无到有,从弱小逐步壮大,离不开民航建设者们的辛勤努力。目前,贵州还有在建运输机场1个,待建机场3个。贵州航空县县通、以贵阳为中心的“1小时空中交通圈”…… 贵州民航业, 刚刚开始“高空翱翔”。 年5月1日,贵阳磊庄机场建成启用,第一架伊尔—14型客机在新建的贵阳磊庄机场试航成功。贵阳磊庄机场始建于年,曾作为贵州唯一的航空站,为贵州经济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机场基础设施老化,运量不足,于年5月28日正式停飞。图为停靠磊庄机场的伊尔-14型客机。 年3月底,铜仁大兴机场竣工,年4月20日,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和航空总局批准,正式开航。因为客源少、货源少,难以维持运营,年9月26日,机场被迫关闭。图为70年代的大兴机场(来源:铜仁广播电视台)。 年5月28日,贵阳龙洞堡机场建成通航,磊庄机场成为历史。5年12月16日,国家民航总局批复同意贵阳龙洞堡机场升格为国际机场。年4月,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启用。年9月5日,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T3航站楼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图为初建成的龙洞堡机场。 年,六盘水月照机场正式通航。至此,贵州全省9个市州全部实现支线机场通航。月照机场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月照乡大坝村与水城县董地乡大窑村交界处,距六盘水市区10.5公里。图为月照机场航站楼。 年12月31日,多彩贵州航空在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首航,于毕节市成功着陆并返回贵阳。多彩贵州航空是贵州唯一的本土航空公司。 你见证了哪些贵州交通的发展历程? 在留言区暴露一下年龄吧~ 来源:多彩贵州网 记者:肖露郭红宇于泳水 编辑:章 瑶 编审:肖 露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ly/12328.html
- 上一篇文章: 昨晚贵州新闻联播聚焦贵州双11
- 下一篇文章: 市市通高铁,贵州交通即将迎来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