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这些豆腐美食你还真不一定都吃过
贵州人对豆腐都有一股温情,甚至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今天当我们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我们应该感谢贵州这山水养育的美味,最应该感谢独守山水间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 油炸豆腐丁 贵州 这是一道很好的“下酒菜”,用磨制好的豆腐在盐水里浸泡十多分钟后,切成小丁状,下锅煎炸,出锅后同样的也是配上特色的辣椒酱以"干湿搭配"方式来吃。 米豆腐 贵州 米豆腐是贵州著名的小吃之一。它是用大米淘洗浸泡后加水磨成米浆,然后加碱熬制,冷却,形成块状“豆腐”即成。食用时切成小片或者条状放入凉水中再捞出,盛入容器后,将切好的大头菜、盐菜、酥黄豆、酥花生、葱花、海带丝、黄瓜丝、鱼腥草、香菜、萝卜丝、辣椒油、酱油、醋、味精、花椒末等适合个人味口的不同佐料末与汤汁放于米豆腐上即可。 务川灰豆腐 遵义 务川灰豆腐,是务川仡佬族人民世代相传的特色食品,是仡佬族人民饮食文化的结晶,精选当地优质黄豆及芙蓉江流域的天然矿泉水搅拌均匀用石磨磨制成豆腐,再将豆腐与当地的一种特殊植物烧成灰烬混合,经民间特有传统手工技术炒制而成,其营养丰富,口感鲜美。切成块、片、丝,杂以肉片丝配炒,更有鲜味。可切丝凉伴,是清凉可爽口的素食。 尚稽豆腐皮 遵义.尚稽镇 尚稽豆腐皮产于遵义县尚稽镇,已有多年的历史,是经发酵制成的豆制品。尚稽豆腐皮外呈棕褐色,质地绵韧,虽臭犹香,风味别具。不作任何加工即可食用,也可切丝凉拌,还可用水发软或油炸至半泡后炒肉。 远口发豆腐 天柱 天柱县远口发豆腐起源于磨山村,豆腐的独特口味得益于当地的茶油和水质,作为主角的黄豆更是讲究,一定要选用当地产的黄豆,美味没有捷径可走,必须有一个好的耕种者才能种出美味的食材。山水养育的美味,半是天意,半是人意。 荞灰豆腐 罗甸 荞灰豆腐产自贵州罗甸县边阳镇街市及周边二公里的村寨区域内,除此之外,其它地方制作的质地、口感均远远无法与之相比。经长期验证,犹如茅台镇生产的“国洒”一样,非此水不能酿此酒,亦非法水不能生产这样的豆腐,关键问题是地域的水质不同,因而,产品的质量自然大有歼异。因荞灰豆腐的制作源远流长,制作年代已无从考证。 江口豆腐干 铜仁.江口 江口豆腐干的传统制作工艺,迄今已近一百年的历史。制作过程一般要经过泡豆、磨浆、滤浆、煮浆、点浆、上箱、过卤、切块、上扦、晾干等十道工序,才能做成产品,用棕叶每百穿成一串。风味独特,吃法多样。 臭豆腐干 毕节 毕节臭豆腐干已有多年的生产历史。这种臭豆腐干质地酥嫩细腻,食之清爽适口,佐以辣椒、花椒、盐末等调料,味道更为鲜美。 莲渣闹 贵州 又名菜豆花,是贵州最为普及的家常菜,属于纯粹的素食品,虽说好像此菜上不了台面,但由于制作简单方便,原料及配料品种少,一般家庭都自己制作而且成本很低。除了一般家庭当作普通的下饭菜以外,也是人们用来解油开胃最佳菜肴。再蘸特制的油辣椒或者素辣椒水,光是这样就相当下饭了。 习水黑豆花 习水 习水黑豆花是贵州的非遗美食,用黑豆制作成的豆花,口感嫩滑,久煮不老,因而通常都用来煮火锅。习水的豆制品享誉全省,在省内各地,均能品尝到习水黑豆花的鲜嫩,以及习水豆腐皮的劲道。习水的豆制品享誉全省,在省内各地,均能品尝到习水黑豆花的鲜嫩,以及习水豆腐皮的劲道。 血豆腐 贵州 血豆腐,是贵州流行甚广的时令佳肴。每年腊月,贵州各族人民宰杀年猪时,家家户户加工血豆腐作为待客佳肴,成为具有民族风情的年货之一。血豆腐物美价廉、营养丰富,且制法简单,食用方便。食来脆中带酥,爽口而不觉细腻,麻中略有香甜,实在是贵州众多美食中的特色首选。吃时可单蒸,也可和腊肉香肠混蒸,还可以切片与青椒爆炒。 恋爱豆腐果 贵阳 恋爱豆腐果是贵阳名小吃之一,其名奇特,意味深长。恋爱豆腐果是将豆腐切成小块,放在擦有食油的铁网上,用锯木悄小火烘烤,待烤到外壳焦黄剖开一个口,放入用辣椒、酱汕食盐、食醋、麻油、味精、葱花、蒜泥、姜末、折耳根等拌成的"蘸水",辣香嫩烫,咸鲜爽口。 雷家豆腐圆子 贵阳 公元年,清同治皇帝驾崩,朝廷令全国“禁屠”,此令一出,各地豆腐作坊生意火爆。此时,久居贵阳、以开豆腐作坊为生的雷端藻和夫人“雷三太”,尝试在豆腐中加入盐、碱等调料,拌匀后捏成圆子入锅炸熟出售。出人意料的是,油炸豆腐圆子一面世就很受贵阳人的喜爱。也就从那时开始,雷家豆腐圆子成为贵阳闻名遐迩的小吃。 卢蕾是雷家豆腐圆子的第五代传人,雷三太是她的太婆。在她的手里保存着不少关于雷三太的尊贵照片。卢蕾笑谈:“在我们家好像一直是女的比较厉害,太婆的手艺传给了外婆。当年周恩来总理到贵阳视察时就品尝过外婆制作的豆腐圆子。”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jy/8837.html
- 上一篇文章: 菌界饮食文化贵州人的四季吃典花样
- 下一篇文章: 路局要闻贵州地区连遭暴雨袭击干部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