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名人与贵州苏步青在贵阳创办微分几何
年底,著名数学家、三十八岁的苏步青教授携妻子松本米子,领着五个子女,随内迁贵州的浙大部分师生从广西辗转来到贵州省城贵阳的青岩镇。全家七口人挤在镇外一所破庙里。 图片来自网络 离乱时期的生活异常艰苦,尽管是苏步青这样的知名教授,在青岩连吃饭都成了大问题。青岩地小人众,因抗战又迁来不少的单位,物资自然紧俏,许多生活必需品根本无法买到。苏步青一家生活艰难的另一原因是,浙大内迁阶段,薪给时常不能按时发给教职员。在这种情况下,苏步青一家仅红薯干蘸盐水,就吃了好几个月,生活非常艰苦,苏步青却没有懈怠对《微分几何》的研究工作。白天,他强忍营养不良引起的头晕目眩,坚持认真为学生们上课;夜里,在亮光如豆、浓烟冲鼻的桐油灯下,苏步青常常将研究工作进行到深夜。 《微分几何》研究讨论班 在研究过程中,苏步青敏锐地感觉到,现代数学研究应当打破传统的研究方式,改变个人皓首穷经的单一研究方法为个人与集体结合研究,只有把个人的努力与集体智慧融为一体,才能在数学领域中攻下更大的难关。他又认为,利用团体的形式把教师和学生们组织起来,既可促进他们自觉学习,又可以在他们当中树立起时代所需要的新的学风,培养他们善于集体攻关的能力。 经过深思熟虑,有一天,苏步青把数学系的几位教师和学生们召集在破庙附近的一个山洞里。大家坐定之后,苏步青向大家谈了自己的打算,马上受到老师和学生们的赞同。望着热心数学事业的师生们,苏步青十分兴奋。他指着山洞说:“你们喜欢这里吗?我很喜欢,别有洞天!”他又接着说:“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数学研究室。山洞虽小,但数学的天地广阔。大家要按照自己已确定的研究方向读书,定期来这里报告,我们互相讨论……”就在这个“成立会”上,苏步青在山洞中对他最近研究微分几何的情况作了第一次报告。就这样,由苏步青领导创立的我国第一个《微分几何》研究讨论班在贵阳青岩诞生了。 “东方第一个几何学家” 从年起直到今天,《微分几何》研究讨论班一直在我国数学领域发挥着重大作用,为我国培养了好几代数学人才。还需大书一笔的是,苏步青后来随浙江大学迁到贵州湄潭,他所创立的《微分几何》研究讨论班仍然如期开展活动。除了在同事学生中进一步推广了微分几何知识,数学家本人也从讨论中获得了重要的启发。苏步青在湄潭极为艰苦的岁月里,完成了《射线曲线概论》一书,此书在国际数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当年我国在《微分几何》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苏步青也得到了国际数学界广泛的赞誉。如著名的法国数学家布拉需凯称苏步青是“东方第一个几何学家”。年,苏步青的著名论文《曲线射影概论及多元分子振动光谱与结构》一文发表并获国际自然科学一等奖。此文就是在湄潭朝贺寺这座年久失修的破庙里写成的。 浙江大学数学系在苏步青、陈建功等的指导下,仅在湄潭期间,在国内国际发表论文多篇,其影响之大,得到国际国内数学界的公认。 微美编:江琼 编 审:黄蔚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jy/11413.html
- 上一篇文章: 看一看,名人咋个说贵州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