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的贵州美食集锦看前请备好纸巾
心随梦想去旅行ID:lvxing98最美的风景,最美的心情!趁年轻,别犹豫。 千呼万唤,《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终于播出。由于第一季在观众心里的特殊分量,第二季出来时,鲜花与板砖齐飞,吃货们纷纷表示:连《舌尖》系列也学会了煽情立意,干脆改名叫: “舌尖上的中国人” 对于《舌尖》第二季的人文元素,我倒是宽容,也将就着从容。食物本来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供人类保持生存机能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与水,细品之下莫不皆是动物尸体、昆虫分泌物或植物生殖器官的加热混合,充饥果腹而已。如果不是其中混着这么多那么深的情绪与故事,我们又为什么将它搬上荧屏,睹物思情呢? 另一个让我无法痛下毒舌的私心,是舌尖2的开篇见到了来自家乡的贵州美食。当低沉的男声唱白一样念出丝娃娃和雷山鱼酱时,刻薄的心防顿失。 没离开过家乡的人,大概无法细味其中感受,如同走在外乡路上,突然碰见多年前的初恋女友,而你还在发愣的时候,对方已经用一句纯正的家乡话先问候你了: “累悬在裹得哈好波?”(你现在过得还好不?) 霎时心情,是酸甜苦辣齐涌上喉。那种感觉,是一种你永远都想吃,却永远吃不饱的滋味。 作为地道的贵州人,深深以为《舌尖上的中国》早应该来贵州,如果中国的美食史上缺了黔菜一笔,将肯定且一定是遗憾加遗恨。并不是为家乡拉票吆喝,当你脱下西装、皮鞋,走在贵州高原的山路,两旁满是岁月腐蚀的喀斯特地貌,看一看坐在石阶上掐着折耳根的苗族阿妈,会明白食物对于人类最淳朴的价值所在;天,地,人,食,物,气,万宗归一,相生相容,这是大山藏在心底说不出口的味觉,也是黔香凝练千年的人间烟火。 好,道理和感慨留到以后再讲。我现作为一个贵州人,来给大家诚意介绍几款有绝对代表意义的家乡美食,请自备纸巾先。 肠旺面 本人一直觉得,去贵州不嗦(吃)肠旺面,如同去东京不吃寿司。 肠旺面是贵州极负盛名的一种风味小吃。它的主要原料是猪大肠、新鲜的猪血旺和擀制的鸡蛋面条。配料和调料有20多种。主料和配料的制作都非常考究。猪大肠越肥越好,里外洗净,用盐、醋反复揉搓,将肠壁的粘状物揉净,再用清水反复浸漂,除去腥味。 然后放在木盆或瓷瓦盆中(忌放金属器皿内),把肠子花椒、山奈、八角放入锅内煮熟,捞出切成片。然后又用姜、葱、山奈、八角放入砂锅小火慢炖。血旺要嫩,也切成片吃时在汤锅里放一下。配料如脆哨即用猪糟头肉或五花肉,用以鸡蛋面、猪肠、血旺、脆哨四大原料为本,再调放鸡汤、红油辣椒等佐料,经12道工序,才出成品一份。其汤色鲜红、面条蛋黄、肥肠粉白,葱花嫩绿,豆芽金黄,一碗捧出,使人顿感赏心悦目,待举箸下咽,更是满口生香。面条脆细爽口、食不粘牙;肉哨香脆、肠旺鲜嫩;辣而不猛、油而不腻;汤鲜味美、回味悠长。 酸汤鱼 酸汤鱼,苗族独有的食品,入口酸味鲜美,辣劲十足,令人胃口大开。一般是先加入特产糟辣椒和本地许多有营养的中草药,借番茄酸烹出自然酸汤,然后将清洗的活鱼下锅煮。酸汤是用烧开的米泔水酿制而成,上好的酸汤应为白色。清酸汤味酸而清香,但醇厚味略差些,另加上用西红柿泡制的红酸汤,味道就更加完美了。如再加些黄豆芽、小竹笋和野葱作辅料,风味就更加独特。 而最上品的酸汤鱼,则以首草S先生的故乡凯里为标杆,凯里酸汤鱼是聚居于此的苗族传承久远的菜肴,食“苗家酸汤鱼”时往往配上苗家敬酒歌: 别的寨子没有客,我们寨子客人多。 远方客人来不断,浩浩荡荡真热闹。 水中鱼儿恋江河,世上人儿想朋友。 朋友啊, 请到我们寨子来做客,唱歌跳舞多快活。 水煮酸汤鱼有二种,其烹调方法不同,风味也就各异。一是取鱼数条,刮鳞洗净,开膛去脏,砍剁成坨,放入冷水锅中,加上调料及老坛子酸后(如用特制的老鱼酸代替坛子酸更佳),在火上煮沸,此种烹调法称之为冷水酸汤鱼。其次就选用稻谷收割季节的稻田鲤鱼数条,不开膛破肚,也不取内杂,只从鳃边个开小孔取出苦胆,随着放进配好调料的沸水锅中煮至鱼背绽开时,即可食用,此烹调法称之为连心酸汤鱼。 一口鱼一口酸汤再来一口酒,才算真正进了苗寨懂了苗族。 糍粑辣子鸡 糍粑辣子鸡,也算是让我牵肠挂肚的家乡菜,每次回家这道菜是必吃的。在贵州都直接就叫辣子鸡,我在这加上“糍粑”两字,是为了和川湘等地的辣子鸡区别开来,是用特制的湿辣椒就是滋粑辣椒来炒制而成,做法独具特色,辣椒与鸡肉一起炒熟,辣椒的辣味渗透到鸡肉里,鸡肉的汁水又融入了辣椒里,两种味道交融在一起,去掉了湘菜的火辣,少去了川菜的劲爆,而多了一份醇厚。两道菜可谓是干湿两重天,又香又辣回味绵长,鸡吃完了还可一加点汤水进去就成了辣子鸡火锅啊,用来涮菜更是美味又上一重天。 小米鲊 鲊(zhǎ):有两种含义,一是泛指腌制过的鱼。二是用米、面与其他配料制作的一种成团的食品,主要是便于保存,在传统工艺菜品当中,属于地方民俗名菜的甜品菜非常少,而小米鲊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贵州民俗甜味菜。抗日战争之前就有小米鲊,距今有近百年的历史。小米鲊是用精选上等糯小米为主要原材料,加入少许的五花肉蒸扣而成。贵州各地小米鲊制作技法不一,调味各异,典型的做法有切肉丁哨和切片叠扣两种:贵阳老式小米鲊就是选用糯小米、带皮五花肉,五花肉不用烧皮,加红糖稀扣叠,色泽诱人。一筷子下去,糯米棉密弹牙,牵牵连连间肉香扑面而来,叫人欲罢不能。 恋爱豆腐果 恋爱豆腐果是贵阳有名的风味小吃。其雅号传说自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北部、东部、中部的大片国土已沦丧日本侵略军铁蹄之下,为进一步扩大侵略,日军还对西南大后方进行空袭。当时,贵阳也是被袭的重要目标。自被空袭后,警报频繁,一天数次。市郊东山、彭家桥一带是人们躲避空袭的藏身之地。附近有一对年近半百的张华丰夫妇,在菜地里搭了间茅屋,作为烤豆腐果的场地。 一般人吃豆腐果往往是解馋或充饥,吃完了便走。唯有一些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却买一盘豆腐果,蘸着辣椒水,细嚼慢咽,谈天说地,一坐就是半天。还有一些青年,也经常在此相聚,逐渐谈起恋爱来。似乎忘记了空中的威胁,而把张家店铺当成谈情说爱的场所,顶着炮火的威胁共品美味,显得加倍浪漫,一时成了街谈巷议的佳话。久而久之,张氏夫妇干脆把烤豆腐果改名为“恋爱豆腐果”。这一浪漫名称很快影响到全贵阳青年,引得全城轰动。 恋爱豆腐果由切成长方形小块的白豆腐,经适量碱水发酵后,放在有眼铁片上烤制并填料而成的。更多旅行精彩推荐请什么地方看白颠疯好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jy/10956.html
- 上一篇文章: 让人口水横飞瞠目结舌的贵州美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