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在不同的地区就有着历史渊源的悬棺习俗。这指的是一种将逝者的尸体放入棺材之后,悬挂在悬崖上的墓葬方式。至今为止,已知的在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湖南省等各地和北方山西省等的部分地区都有分布,数千年以来悬挂在崖壁之上的悬棺。

一、棺:独特的丧葬文化习俗

华夏文明数千年的历史当中,更多的在传统里丧葬仪式,讲究的是“入土为安”,希望入土后,才有转世轮回的安稳,让逝者灵魂安稳的意思,而这种悬挂在峭壁悬崖峭壁之上的习俗,可以说与传统意义的入土为安是完全背道而驰的,所以在多年里也极其令常人困惑不解,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丧葬方式?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奇特方式,是因为在这些地区里面的大部分居住的族群,认为人死之后悬挂的越高,可能就离神灵,天空的位置越近。更容易得到神灵的庇佑,所以甚至开始产生出悬挂的越高,就越接近神灵的攀比,棺材越挂越高就产生了这样的风俗习惯。

二、贵州格凸河千年悬棺的未解之谜

贵州省的格凸河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国家级景区,一直以来都是全国国内闻名的旅游胜地,而到了这里旅游的游客,除了参观当地的风景之外,还有很多抱着猎奇心态,参观一个著名的景点就是玄观。

格凸河两岸,众山相对而立,看起来既是极为险峻,风景却很静谧秀丽,两岸郁郁葱葱,木屋耸立,有典型的苗族村寨部落的聚集,价值极高,在这个格凸河境内叫一个崖洞口的地方,至今为止依然悬挂着密密麻麻千百年来安葬于悬崖上的悬棺,而因此而衍生出在当地一个极为神秘的职业背尸人。

苗族一直以来在社会上都有着较离奇的风俗和隐秘的传说,而大部分苗族都喜欢隐于群山之中遗失独立,坚持至今,沿袭着古老的文化和传统,坚持着自己独特的衣着,服饰和文化。当地的悬棺,基本就大多出自当地苗族聚居地。

在苗族的习俗当中,族人去世之后,家属会将去逝者的棺木放置在格凸河两半的悬崖峭壁之上,不做任何的遮挡,悬棺放置的高度和陡峭的地位,代表着逝者的社会地位和受尊敬的程度。

当地的悬棺的棺材大多是船型,两头高,中间低,而安葬在悬崖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木桩制,在悬崖峭壁之间将木桩钉入岩壁,然后在做成支撑位置之后,将棺木放置在上面;另外一种是凿岩式,通过人力在崖壁上凿开适合的洞穴,洞口大小足够放置入逝者的棺木,然后再通过背尸人将棺森放入崖洞中。

无论哪一种方式,是嵌入木桩还是凿开崖洞,看起来都非简单的人力所能够实现,需要极大的人力修建临时的栈道来完成,所以整个浩大的安葬仪式工程千百年来,是如何通过单纯的人力而完成,至今为止,一直都是未解之谜。

三、神秘的背尸人

在格凸河的当地,因此而衍生出一群有着飞檐走壁绝技的背尸人。在村寨当中显得更为神秘,因为这个职业基本都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为数不多的特殊执业者。这些村依然还在做着背尸人。这个职业的人里,有的已经世袭传承到了第六代、第七代。

每一个背尸人从小就开始要在父母的带领下练童子功,练到成年才能将将具备飞檐肘壁背着。实现把尸体和棺材背上棺材,完成安葬仪式的能力,而且完成安葬仪式后,背尸人还有着另外的一重身份,要在盖棺之前为死者唱诵,来完成其灵魂的引渡,这是当地一种极其特殊的习俗,只有完成这个唱诵,为去世的亡魂祭祀引渡的过程,在当地看来逝者的灵魂才能够得到安息。

每个背尸人平均大概会有40年左右的职业生涯,直到50岁出头之后就收手,不再接活,回到家中以其他方式度过后半生。

现在的格凸河景区当中,由于丧葬文化的日夜更迭,文明时代之下已经少有人在选择崖葬,挂悬棺的方式来告别世界,所以有一些背尸人也由此不再需要发挥这一项本领,有一部分背尸人也由此成为了景区当中做专门的攀岩表演的人员,靠此为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jj/18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