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唯有两座历史文化名城,是你家乡吗
白癜风诚信坐标企业 http://www.csjkc.com/m/遵义会议会址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在历史上闪着耀眼的光芒。包括辉煌的王朝古都、历史上的时政治经济重镇,或者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城市,或者拥有珍贵文物遗迹城市,这些城市被列为历史文化名城,为我们回顾历史、发掘和传承历史文化打开了一道道窗口。 历史文化神秘而悠久的贵州,历史文化名城有哪些? 年2月,第一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揭榜,遵义市入选。 年12月,国务院批复第二批38个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县上榜。 遵义市,遵义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远古时期,就有人类栖息繁衍。春秋、战国,这一带属“大夜郎国”范围。西汉在今市中心城区附近置犍为郡。隋置郎州,唐改播州,将播州所治的罗蒙县改名遵义县,就是“遵义”名称最早的出现。于是,就有了遵义砦、遵义军、遵义军民府、遵义府、遵义专区、遵义行政公署、遵义市等建制名称,不断变迁了多年。民国初年,为第五行政督察区。 年1月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遵义,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反第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史称“遵义会议”,成为中国革命史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老城区,即红花岗区老城红旗路(原子尹路)80号,老地名叫琵琶桥。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二层楼房,为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建筑修建于30年代初。原为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官邸,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部与一局(负责作点)即驻在这幢楼房里,遵义会议就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 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部分。主楼楼屋四周有回廊,楼房檐下柱间有十个券拱支撑,东西两端各有一楼梯,外面安装有木栏杆。跨院是黔北民居四合院风格建筑,坐东向西,由东屋、北屋、南屋、西屋四部分组成,建筑面积平方米。主楼和跨院之间伸出一船形的楼房。遵义会议的会议室在二楼,是一间面积27平方米的长方形房间。就在这样的一幢砖木结构的楼房,完成了中国革命路线的正确抉择。 年,会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毛泽东主席亲笔为纪念馆题写遵义会议会址。年,遵义被列为历史文化名城,年,红军总政治部旧址修复,邓小平题写了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几个大字。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年,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历史文化悠久的遵义市,更因遵义会议的红色光芒更加举世闻名。 再现遵义会议会场贵州的另外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则因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重镇而被列入历史文化名城。镇远隶属黔东南州,是贵州东大门,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史书记载,镇远古称竖眼大田溪洞,属鬼方。从夏到商,称荆蛮,是历史上五溪蛮和百越人聚居的结合部。春秋始有建置,秦属黔中郡,汉属陵郡,唐置梓姜县,宋置安夷县,元、明、清经历了招讨使司、镇远府、镇远州、镇远卫、镇远县等多个设置和变迁。 镇远是座历史悠久的苗乡古城,是黔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要冲,也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自古为由湘楚入夜郎,要在此舍舟登陆,京城与西南边陲以及安南、缅甸、暹罗、印度等国往来必经此之地,有南方丝绸之路要津之美称。朱元璋兴师入黔,水西宣慰使奢香夫人霭翠,迎王师于镇远。王阳明由贵州书院奉诏调任江西庐陵,赴任时取道镇远,泛舟由舞阳河下沅水出洞庭。 明弘治初年,镇远太守周瑛有欲通云贵,先守镇远之说。《苗疆闻见录》有欲据滇楚,必占镇远之论述,吴敬梓在古典名著《儒林外史》中,不惜三个回目描写镇远政治、军事及风土民情。虎门扬威的爱国名将林则徐,曾三次路经,对这里山川的雄奇险要有诗为证:两山夹溪溪水恶,一径秋烟凿山脚,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落。 镇远古城如今,这座拥有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地处入黔要道,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人文古迹众多,自然风光旖旎。仅镇远古城就遗存有楼、阁、殿、宇、寺、庙、祠、馆等古建筑50余座,古民宅33座,古码头12个,古巷道8条,古驿道5条。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 镇远古镇堪称中国山地贴崖建筑文化博物馆,古街古巷曲径通幽,石桥城垣错落有致。有雄伟奇特的青龙洞古建筑群和明清古民居,建筑风格为青砖黛瓦、高封火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古城垣建有战神庙、城墙、烽火台、堡屯、炮台等军事体系堡垒,还有古巷道、古码头、古城垣等余处。在这里回顾历史,一道墙、一块砖、一块石、一片瓦,都记载千年沧桑的历史故事,历史文化的光芒四射,蜚声中外。 贵州的两座古城,如两颗颗璀璨的明珠,点缀在贵州的青山绿水间。走近这两座城市,才能细细体验古老的遗韵!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jj/16791.html
- 上一篇文章: 贵州四大古镇之一,因明朝驻军而设立,成贵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