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历史文化名人

一、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王阳明

王阳明(-年),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世称“阳明先生”。

王阳明生于浙江,成道于贵州。王阳明一生中办过三个书院,最早的便是龙冈书院,在这里传习了第一批王学弟子,在他的《镇远旅邸书扎》中提到陈宗鲁、汤伯元等16人。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在龙冈形成,开山之作就是《龙场生问答》与《教条示龙场诸生》。王阳明思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书院,贵州的龙冈书院、江西的濂溪书院和浙江的稽山书院,构成了王学传播的主要路线。

王阳明一生中写过许多文章,被收入《古文观止》作范文的有三篇,其中有两篇是在贵州所作。一篇是千古不磨的《瘗旅文》,激情所致,一气呵成,哀吏目客死他乡的悲凉,叹自己落魄龙场之不幸,抒发忧郁愤懑之情怀,如哭如诉,句句是泪,字字是血,读后莫不黯然垂泪。另一篇是《象祠记》,这是受贵州宣慰司宣慰使安贵荣之托而写的,阐述了“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哲理,萌发出“致良知”的思想。

王阳明是一个了不起的历史文化名人,“立德、立言、立功,皆居绝顶”,此即所谓“真三不朽”、“兼三不朽”。

二、明代著名诗人、书画家——杨龙友

杨龙友(-),名文骢,号山子,万历24年生于贵阳城南郊的石林精舍。诗、书、画皆擅,堪称三绝。他说:“余生长万山中,而家大人又癖嗜山水,故名山大川,往往性情相习,亦往往机缘相凑,所谓得之习惯。亦根之胎骨也。”自然的灵性给了他创作的灵感,主要诗文有《洵美堂集》、《山水移》、《台宕日记》等。其诗与董其昌、陈继儒、王思任等共入选时人夏云鼎编选的《崇祯八大家诗选》。清人莫友芝赞其诗“骨挺劲岸异,已有不可一世之概”,认为“先生值遗明残局,犹螳臂搘撑,妄思恢复,膏斧钺而不回。其志节至今侹侹有生气!”。

杨龙友的书画风格主要受同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影响,并上追黄公望、倪瓒之意趣,彰显明代士人之艺术境界。与董其昌、王时敏等大家齐名,合称“金陵九子”。董其昌认为其画风“有宋人之骨力去其结,有元人之风韵去其佻”。清代诗人吴梅村作《画中九友歌》,将杨龙友与董其昌、王时敏等名家同列。有诗赞龙友曰:“阿龙北固持戈矛,披图赤壁思曹刘。酒酣酒墨横江楼,蒜山落月空悠悠。”俨然一位文武双全的勇士。近人俞剑华认为“明代画家二千余人,而能写景,知于临摹以外尚有造化者”,仅杨龙友等数十人。足显龙友卓著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三、当代中国乡土文学研究奠基人、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谢六逸

谢六逸(-),号光燊,字六逸,笔名宏徒、鲁愚。年8月12日生于贵阳一个仕宦之家。年以官费生赴日就读于早稻田大学。年毕业归国,入商务印书馆工作。后历任神州女校教务主任及暨南、复旦、大夏等大学教授。年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又创设后来闻名于海内的新闻系,任主任。并提出新闻记者须具备“史德、史才、史识”三条件。此举为全国大学设新闻系之嚆矢。

年年底,谢六逸携家辗转回到家乡贵阳,先后任大夏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长、文史研究室和社会研究部主任;贵州大学、贵阳师范学院教授、中国文学系系主任。与蹇先艾等组织“每周文艺社",在《贵州日报》出版《每周文艺》。年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年任文通书局编辑所副所长,主持编务,出版各种新书,创办并主编《文讯》月刊。年兼任《中央日报(贵阳版)》研究室主任。年8月8日,谢六逸因病不治,逝世于贵阳,年仅47岁。

谢六逸一生著译颇丰。仅文学方面的著作,就有日本文学史五种,译著等多种,儿童文学六七种,另有《水沫集》、《茶话集》、《文坛逸话》、《西洋小说发达史》、《农民文学ABC》、《神话学ABC》等。作为中国新闻学教育的开拓者之一,谢六逸还著有《新闻学概论》、《实用新闻学》等新闻学作品多种。

四、当代中国著名书画家——萧娴

萧娴(—)中国现代负有盛名的女书法家,字雅秋,号枕琴室主,又号蜕阁。年出生于贵阳。自幼随父萧铁珊遍习名家墨迹,萧娴自小耳濡目染,极喜写字,因聪慧好学,又习篆刻、赋诗歌、学绘画,少年时代便名震书坛。

20岁随父登门谒康有为,入室拜师,得康有为亲授,潜心笔墨,学书崇尚碑学,深得北派三味。篆书学邓石如,得其朴厚,后习石鼓,以漫厚为形体,恣肆为气神,沉雄高古,清幽琼艳,自具风貌。

曾应宋庆龄邀请,在广州义卖书画,孙中山组织扩护法军政府筹款劳军,被孙中山授予画家奖章、奖状。年篆书《临碣石颂》被收入《当代名人书林》。抗日战争时期在成都与老画家王东培联名举办书画展。年后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书法展览及在《中国书法》、《书法》、《书法报》、《书法艺术报》、《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书谱》等发表。建国后,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苏分会顾问,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年起先后在南京、贵阳、济南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获广泛赞赏。文学功底深厚,尤精诗词、楹联。平生撰书了大量楹联作品,词工意远,句短情长,实践了她“作书吟对,关乎性情,通乎造化”的艺术主张。

五、当代中国著名书画家、文史学家——陈恒安

陈恒安(—年),贵州贵阳人。自幼学书从颜体入手,继临《宋璟碑》《元次山碑》等,行书写《争座位帖》又攻读《说文解字》,并学杨沂孙篆书。20岁后受包世臣、康有为书法理论影响改习北碑,对《郑文公碑》及云峰山诸刻石、《张猛龙碑》和各种造像下力尤多。抗战时期任贵州省艺术馆馆长,得观故宫博物院内迁贵州的部分藏品,偏爱于《秦桔帖》《多景楼诗》等。年后从事文物鉴定工作,晚年潜心于书艺,精研甲骨、金文、竹简、帛书等各体文字。

书法诸体咸备,尤以大篆与行书见长,所作章法考究,结体精当,朴厚沉雄,雅俗共赏。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书法展览及在多种专业报刊发表,被博物馆、纪念馆、风景名胜区收藏或被碑刻。出版《陈恒安书法选》。治学严谨,通古文字学,撰有《殷契书法漫述》等。工诗词,曾将甲骨文字集联成各体诗词楹联百余篇,有《邻树簃诗存》(二卷)、《春茗词》(四卷)留世。生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贵州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贵州省博物馆名誉馆长,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价格
白癜风要多久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yw/10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