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才过四分之一,又一位“戏骨”拿下了官媒点名批评“大满贯”。

赵立新啊赵立新,栽在了这个本该开花的春日里。

事情要从三月底说起,赵立新发了条微博,问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

这道题并不难回答,“贪婪的侵略者用尽一切方法打劫财富,带不走的就统统毁掉”——这几乎是全球各国人民提起这段历史的公认说法。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写给巴特勒上尉的那封斥责信,早就被登在了我们的课本上。

英国牛津大学面向校友们引发的杂志《OxfordToday》,年刊发的关于圆明园的文章,也仍然持同样的观点。

但赵立新,偏偏不这么认为。

有网友如是评论,却得到赵立新的批驳,理由是为什么没打砸烧抢紫禁城?

还有一句“因为坏”,得到了赵立新“你也这么简约吗”的回复,似乎是暗指该网友“想得太简单”。

显然他对这次舌战念念不忘,愚人节刚过,他又就发了微博。

这次的论调是,日本人占领北京八年,没抢故宫文物也没放过烧建筑,不符合侵略者本性。

从任何角度来看,这番说词都让人很难接受:

要么他想以此来反驳“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因为贪婪”,要么他试图用这个点来否认日军侵华的丑恶性。

很快就有不少网友指出赵立新想法上的谬误,但赵立新居然挨着挨着给驳了回去。

是觉得故宫当时还有被抢的价值(……),而日军没有下手更没有在投降前用打砸抢烧来泄愤(……),所以很有素质的意思吗?

当然那条微博没过多久就被赵立新删了,不过他没有要暂停的意思,反而执着于这个问题不撒手了。

他公开分享了一篇叫做《为什么日本不敢用火烧故宫?原来他们有自己的小算盘》的文章,并配文“谢谢”。

我找到了这篇文章,是拿日军占领南京和北京后的不同态度(有无暴行)做对比,大概总结一下里面的观点:

日本攻北京不费吹灰之力,跟打南京的攻坚战没法比,在南京烧杀掳掠是因为兵士们都很暴躁,在北京不至于(………………………………);

紫禁城象征皇权,一旦破坏便会引来上到军阀下至百姓的反击,为了大计,日军不敢轻举妄动;

北京外宾多使馆也多,各方势力在此集结,日军在此作乱,很快就会传遍国际;

紫禁城的值钱东西都被运走了,“不值得日军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抢”(………………);

为了拉拢满清遗老,更好地控制溥仪(……………………)。

附两段原文截图,我自己看着也觉得挺难受,就不全发来恶心大家了:

需要说明的是,赵立新分享的不是专业论文,而是一篇自媒体稿件。

虽然这么说好像把自己也拉下水了,毕竟营销号也是自媒体的一种,但具体在文章操作方式还有运作机制上有很大区别,因为总是看到大家混淆,所以我再跑题说明一下:

像我还有大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xw/13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