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名称始于宋代。宋开宝七年(公元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所领矩州归顺,土语矩与贵同音,朝廷敕书称惟尔贵州,远在要荒,贵州名称始见于文献。宋宣和元年(公元年),朝廷为奉宁军承宣使知思州军事土著首领田佑恭加授贵州防御使衔,贵州才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但当时的贵州仅限于今贵阳一带。

元代,在今贵州地区遍行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是唐宋以来羁縻政策的一种变形。所谓土司,是指由少数民族首领世袭宣慰使等官职。当时,在今贵州地区有大小土司余个,大者称为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小者称为长官司,分散的若干部落和村寨则联合成为蛮夷长官司。

明代,贵州行省建立,这是贵州发展史上一件大事。(明洪武十五年)公元年,置贵州都指挥使司,管理军事,在贵州历史上首次建立了省一级的军事机构。(明永乐十一年)公元年设置贵州布政使司,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的行政单位。贵州的地域范围也相应扩大。

清代,公元年至年在贵州实行改土归流。一是在全省普遍推行府、厅、州、县的行政建置,在基层遍行乡、保、甲的基层政权制度。二是于公元年(雍正五年)将四川统属的遵义府及其所属各县改隶贵州,同时,将毕节以北的永宁全境划归四川,将广西红水河、南盘江以北置永丰州(后改为贞丰),与广西的荔波、湖南的平溪、天柱一并划归贵州管辖。至此,贵州的疆域基本形成。

民国时期。年,贵州地方政区进行了一次调整,以前的府、厅、州,一律改为县。至年全省有县81个,县以下划分为区、乡(镇)。年4月至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入贵州,并在部分地区建立革命政权。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即红二军团)进入黔东,建立黔东特区,7月成立了特区委员会,在沿河、德江、印江、松桃等县建立了县、区、乡革命委员会。年1月,中央红军进入遵义城,在遵义召开了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进入贵州,年2月在大定建立了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后迁毕节县城),以后还在毕节、大定、黔西等地建立了县、区、乡人民政权。年,国民政府改组贵州省政府以后,建立了一套行政机构,省下设若干督察区,年置6个行政督察专员区分管各县。年置贵阳市,并在花溪镇置贵筑县。至年,全省设1个直辖区,6个行政督察区,78个县(市),乡镇个,保1.29万个,甲12.84万个。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效果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wh/7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