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文化哺育和支持,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和源泉。为助力乡村振兴,花溪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大力推进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着力于用好生态文化,构建乡村文化生态系统,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图为镇山村

镇山村

镇山村,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是一个由布依族、苗族混居,三面临水一面向山的村寨,分上下两寨,村内尚存有古建屯墙、庙宇、建筑等历史遗迹。镇山村被列为中挪文化合作的国际性项目,年花溪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纳入贵州的公共博物馆系列,年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年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贵州省16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同时也是贵阳市仅有的两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花溪镇山村、开阳马头村)之一。

镇山村既流淌着近百年来贵州省特色民族文化的血脉,又担负着彰显新时代中国传统村落文化魅力与时空积淀的责任。但当前的镇山村存在村庄空心化、社会继替滞后、产业造血机能缺失等一系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共性问题,而且其独有的自然景观与文化旅游资源也因互联网与物联网设施建设的短板,亟待蜕变新生与活化赋能。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更大的文化动能,实现“生态+”,助力乡村振兴,花溪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引进专业团队,邀请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团队积极策划,特向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申请成立贵阳镇山专业实践基地,研究其乡村振兴路径,解决当前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共性问题,为我国广大乡村规划建设者提供学术研究、考察交流、成果转化的平台,同时为以镇山村为代表的贵州省众多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乡村旅游村寨提供切实可行的创新发展路径。

图为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

图为镇山武庙

年2月25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贵阳镇山专业实践基地在贵阳市花溪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正式挂牌。花溪区政府党组成员、文创区党工委副书记、文旅委常务副主任宋显胤、花溪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王敏、文化馆馆长曹新、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李梅、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副书记余压芳、贵州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副所长王希等齐聚镇山村,共话镇山村保护发展新思路。

图为挂牌现场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贵阳镇山专业实践基地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旗下的全国六个专业基地之一,挂牌后将由花溪区文体广电旅游局、石板镇政府、镇山村村委、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会共同管理。

图为年开展“民族村寨文化空间千村寻”活动

来源:花溪区文物保护管理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wh/14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