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彝族文化有多美跟随小编去领略
提到彝族文化,你会想到什么?彝族典型人物代表奢香夫人?传统戏剧撮泰吉?跟随小编,一起来领略彝族文化的魅力吧。 贵州彝族是三大彝族聚居地之一 贵州彝族的居住历史悠久,追溯到西汉以前。 自西汉以前到元朝时期,贵州彝族都保持奴隶占有制。直到建国后才逐步改革进入了社会主义。 现贵州彝族有82万人,主要居住在毕节地区的威宁、大方、黔西、毕节、纳雍、织金、金沙等以及六盘水市的水城、盘县、六枝,还有少部分居住在安顺的普定地区。 美丽服饰尽展民族魅力 贵州彝族的服饰分小孩装、青年装、中年装、老年装,小孩和青年女子的服饰以湛蓝色为底色,花样比较复杂,花色比较明艳,小孩的头饰以绣花带耳垂帽为主。 青年女子的头饰以黑色的包头为底,上面装饰绣花套以及珠子。 男子、中年女子和老人的服饰比较单调,以黑色和蓝色为主的长衫装,加上大脚口长裤,一般不以花装饰。服装种类有长裙、绣花裙上套、马上装、嫁妆、大脚绣花裤等。 衣服上的花式是最具文化特色和刺绣水平的。花分几十种,常见的有太阳花、杜鹃红等。绣花的方式也是不同的,线也分丝线、棉线、加仑线等,分七彩色,不同的线用在不同的地方,绣出的花是不同的。 撮泰吉 撮泰吉为彝族民间有舞蹈动作的民俗活动,流传于威宁县板底、腊寨一代。内容依顺序有生产过程、狮子舞和扫火星,涉及民俗、舞蹈、祭祀等方面的元素,三部分可以独立演出也可以连续演出。 每年正月初三至十四之间演前生产过程、狮子舞部分,十五日借着表演扫火星。即可年年演出,亦可隔年或隔几年演一次,以灾年之后的第一个正月演出为常见。演出的目的是喜庆丰收,祈求人畜兴旺,风调雨顺,祭祀天地祖先。 “布摩” 布摩是历代彝族文化、典籍的主要传承者。“布”的意思是念、诵;“摩”的意思是师、长。彝族人民历来称布摩为“彝族之鹰”,彝族格言“倮比罗杰”(有“尔比尔吉”等译写)也以“雄鹰飞得高,知识见闻广;骏马跑得快,布摩懂得多”赞誉布摩。 彝族古代布摩,每逢庆典、战争、会盟、议和、婚丧、礼俗等重要场合都会出现,清代康、雍、乾三代逐步实施“改土归流”政策后,地位随苴摩(君长)权力的崩溃而衰落。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各项法律、政策深入贯彻施行,人民政府选拔录用部分有功底的布摩之后,参与抢救彝文古籍工作。年4月14日,奢香博物馆在大方县城北郊奢香夫人墓地落成,首次开馆中展出许多布摩经典和布摩文物。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wh/11483.html
- 上一篇文章: 贵州水族文化博物馆建成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