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贵州戒毒十大新闻事件
导语:年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戒毒管理系统本着突出主线、强化主题、把握导向、凝聚力量、创新方法、注重实效的指导思想,以开展禁毒宣传、戒毒职能工作为重点加大对内、对外宣传力度,较好地在全国戒毒系统发出了“贵州声音”,为我省戒毒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全年在省级以上广播电视台刊播消息9条,在《法制日报》、《贵州日报》、《法制生活报》发稿86篇,其中有6篇通讯被《法制日报》头版采用,9篇稿件被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国内主流网络媒体转发。现对贵州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十佳宣传亮点进行呈现。 1 解戒人员未再沾毒可获奖励 贵州安顺强戒所探索戒断巩固跟踪帮扶模式 “法制日报、贵州日报 ”贵州省安顺强制隔离戒毒所制定了“戒断巩固跟踪帮扶模式”,给予解戒后未再沾毒人员奖励。在推进戒断巩固跟踪帮扶模式过程中,安顺强戒所还提出了针对现状、主动作为、发挥优势、探索创新、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思路,在安顺市“两城区”(西秀区、开发区)范围开展试点,形成了“”延伸帮扶工作模式。 2 六盘水强戒所力推“十必研十必判” 民警任务多了要求严了心里踏实了 “法制日报 ”贵州省六盘水强制隔离戒毒所制定了《场所安全形势研判工作调研报告》,这份报告归纳分析了强戒场所安全形势,将各类“风险点”总结为“十必研十必判”,确保了强戒所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做到了精准研判、精准施策、精准管理。 3 贵州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 “三三四”戒毒模式降低复吸率 “贵州日报 ”为降低戒毒人员出所复吸率,帮助戒毒人员重返社会,贵州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结合场所实际,大胆探索创新“三三四”戒毒模式,帮助戒毒学员改善身体素质,摆脱毒瘾,最大限度提高解戒人员操守率,最大限度降低出所复吸率,使戒毒工作更上一层楼。 4 贵州戒毒“五字要诀”抓党建 “法制日报 ”在贵州省戒毒管理局召开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暨党建工作座谈会,局长张卫国在会上提出要突出“忠”“强”“稳”“新”“实”五个字抓党建带队建,通过抓好“五字要诀”切实促进省直戒毒系统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更好服务中心大局。 5 戒毒教育矫治协同奋战成效显 “法制日报 ”三江强戒所通过开展“科学戒管、长期联动”工作模式,汇集职能部门力量、社会资源进驻戒毒场所,发挥自身特长优势,在戒毒所负责管理的基础上,解决戒毒场所靠自身力量难以完成的工作,从戒毒治疗、文化教育、身心康复、就业培训、后续帮扶等环节全方位推动场所戒治工作社会化、科学化、专业化。 6 贵州戒毒系统开展新闻培训 “法制日报 ”为进一步提高通讯员新闻采写水平及业务素质,充分发挥通讯员在全系统宣传工作中的作用,贵州省戒毒管理局举办了全省戒毒系统新闻通讯员培训。 7 凸显戒治职能注重康复回归 贵州第一强戒所实施教育戒治“百人工程” “法制日报 ”贵州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为最大限度降低戒毒人员出所复吸率、提高操守率、帮助戒毒人员再社会化,从全所遴选出余名警察,对挑选出的重点戒毒人员开展一对一全方位精准化教导的教育戒治“百人工程”,以实现戒毒人员在回归社会后戒断毒瘾,保持操守典型示范人员年度累计人数达人的目标。 8 连续18年实现“六无”目标 贵州女子强戒所“”教育戒治模式成效显 “法制日报 ”贵州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探索出了“”教育戒治模式开展戒毒人员管理工作,坚定戒毒人员在所内改造的决心。促使女所实现了连续18年无戒毒人员脱逃、无戒毒人员死亡、无所内案件、无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无毒品入所、无重大舆情发生的‘六无’工作目标。 9 贵州第一强戒所举行“同伴教育”戒治辅导活动 戒断成功人士回所“现身帮教” “法制日报 ”贵州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邀请30位戒断毒瘾成功人士重回强戒所“现身帮教”,与在戒学员一同分享戒断毒瘾的收获和喜悦。 10 贵州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推行“5+1”教育戒治模式 成功破解重点人员矫治难问题 “法制日报 ”为了让戒毒人员收获更好的戒治成效,重新回归社会,近年来,贵州省戒毒管理局坚持以教育矫治为核心,创新开展了“5+1”管理教育戒治模式:1人1策,1名负责人、1名心理咨询师、1名教育矫治能手、1名亲属协助、1套工作激励办法,着重针对戒毒场所内的重点人员进行教育戒治。 贵州省司法厅党委委员、省戒毒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卫国说,贵州省强制这套模式的施行,一方面解决重点人员给场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另一方面帮助已转化重点人员成为戒治典型,成功破解重点人员矫治难问题,为场所安全稳定加固“安全带”。 五指成拳 一人一策 在贵州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二大队的音乐室内,戒毒人员李丽(化名)正在演唱歌曲《明天会更好》,为春节表演做着认真的准备。李丽五官精致,笑容甜美,很难与问题人员划上等号。 二大队副大队长王阳介绍说,李丽进所初期,经常找各种理由不参加康复劳动,又经常说自己出现幻听现象,性子急,易怒冲动,与其他戒毒人员相处很不融洽。她在入所前因吸食冰毒过量,导致幻觉、妄想等症状,失去理智后将母亲砍伤,并自杀未遂,至今手上还留有很深的伤痕。 根据李丽的情况,省女子强戒所将她列为重点人员,运用“5+1”教育戒治模式,为她制定专策进行矫治。在矫治过程中,民警首先与她母亲取得联系,并多次到其家中开展家访,说服她母亲来所开展帮教,顺利帮助李丽与母亲解开心结,卸下心理包袱,增强戒毒的信心。在随后的矫治中,得知她爱好文艺、写作,在歌唱舞蹈方面也有一定天赋,在民警的鼓励下,她积极参与文艺活动、认真写作、积极投稿,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经过半年的努力,李丽成功转化,现在她不仅能自觉遵守戒毒所的所规队纪,还能用自己的事例对新收人员进行言传身教。 “对李丽这类戒毒人员,‘管’只是手段,需要民警更多的耐心和关怀,促其有效转化,确保场所持续安全稳定才是我们的目的。”贵州省女子强戒所副所长兰丽说。 精准锁定 管控盲点 “住手……”只听“砰”的一声,一名戒毒人员被扑倒在地。 戒毒人员安华(化名)在六盘水强制隔离戒毒所接受矫治,在技能学习时,突然吞食异物,因及时被民警发现,所以出现之前那一幕。六盘水强戒所所长吴谦告诉记者,安华入所后因妻子提出离婚,情绪低落,不愿与他人交流,经常用头撞击寝室墙面。大队将其列为重点人员,对其日常行为给予特别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复方白芷酊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ly/9042.html
- 上一篇文章: 贵州省级政府部门新闻发布和舆情回应工作正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