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辑贵州师范大学报发展综述
70余载薪火相传育桃李期饱蘸浓墨写辉煌 光阴荏苒,岁月流转。在70余年漫漫征程的沧桑与辉煌中,《贵州师范大学报》迎来了复刊期。几代人笔耕不辍,记录了学校走过的风雨历程,承载着学校办学的发展成就,传承着学校特色鲜明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办报风格。 坚持校报姓党。新中国建立以来,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校报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办报方针,以为全校师生员工服务为宗旨,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校园新闻宣传、思想教育主媒体、主阵地作用,深入贯彻落实校党委的指示精神,全面反映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方面工作,为学校的建设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应有的贡献。 坚持质量立报。70余年来,校报坚持“三贴近”原则,注重新闻立报,组织采写并发表了大量的以消息、通讯、述评、新闻图片、报告文学为主的新闻类文章,及时、真实地报道学校的新闻事件,并以纸质图文、电子文本的方式传播给师生员工和社会受众;注重言论发声,紧密结合国家、社会、学校的大事要事撰写评论性文章,表明立场、观点和主张,针砭时弊,弘扬正气,引导舆论;注重学术品位。高校是文化学术的高雅殿堂,精英分子集聚的地方,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场所,校报结合实际,专门开设理论专版刊发师生员工的学术文章,为师生表达学术观点和开展学术交流提供了平台;注重文艺陶冶。文艺审美的认知、教育功能是润物无声的,校报结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特点,开设文艺副刊,刊载师生喜闻乐见的文学、美术、书法、摄影、文艺鉴赏等作品,陶冶情操,修养心性,淬炼人格。 坚持服务功能。校报紧紧围绕服务社会进行栏目设计和内容更新,不断提高校报的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结合学校作为贵州教师教育的龙头作用开设了“教苑耕耘”栏目,择优刊载全省中小学优秀教师撰写的教学教法、教育改革类学术文章,为我校师范类学生如何当好中小学教师提供了学习平台,也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提供条件。每年5月出版招生专版,向全省多所高中发行,为高三年级学生报考我校提供信息咨询和决策参考。今年6月,我校有15个本科专业纳入一本线招生,校报及时刊载本科招生简章、本科招生计划、考生问答等信息,向全省多所高中发行,为广大社会考生报考我校本科专业,尤其是报考15个一本专业提供了便利,创造了条件。结合我省“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任务进行宣传报道,刊载题为“六年守护一片初心——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十年倾情耕耘只为荞麦花开——对话‘贵州省荞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庆富教授”“贵州师大南方喀斯特研究院科研团队:修复脆弱生态发力精准扶贫”等新闻稿件,凝聚全校师生力量为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做出贡献。 坚持与时俱进。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受到的冲击是革命性的。校报紧跟时代发展大势,坚持与时俱进,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加快发展电子校报、报纸网站、微博、 (注:“复刊期”是指已搜集确定的年校报复刊以来的全部份数,之前的校报未能搜集统计。)(校报编辑部) 来源:贵州师范大学报 编辑:龙袁浩 责编:张 皓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身上有白癜风怎么办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ly/6092.html
- 上一篇文章: 贵州师范大学学生会新干事见面会
- 下一篇文章: 贵州师范大学举办辅导员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