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这个地方的人杀鸡竟然不用刀,他们用…

《这里是贵州》

第十一站——威宁

威宁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情。今天要带您去威宁县的板底彝族村寨,感受彝家人浓烈的民族风情。

板底彝族乡距离威宁县城约38公里。在彝语中,板底译为山间的坝子。逢年过节或是招待客人,每一户彝族人家里都会早早的准备起待客的菜肴。

家里来了客人,每家都会做八卦鸡来待客。由于担心用刀分砍鸡肉的声音会让客人尴尬,因此彝族人分解鸡肉从不用刀去砍,而是用刀沿着在鸡的关节处切开,再用力扯开。将割下来的大块鸡肉,和木姜子、花椒、食盐、干辣椒等作料一起炖煮,这就是彝家人招待客人的头盘菜肴。

彝家人的饭桌上,少有米饭,因为他们偏爱荞麦为主食。荞疙瘩是一道最有彝族风味的主食。用苦荞麦磨成粉末,加水调匀,形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荞疙瘩。用簸箕不断摇匀分散,不加任何佐料,放进豆米酸汤中煮熟,一碗荞疙瘩吃的就是这股回味微苦的滋味。

在彝族人家里吃饭,绝对能感受到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豪情。围着酒缸一圈,用细长的竹竿喝几口甜美的咂酒,让人喝得过瘾,喝得尽兴。

板底彝族村寨,完好的保留着彝族儿女以歌传情,以舞表意的民族情节。铃铛舞,彝语叫做“啃嗬本”。舞者拍击马铃来统一手势和舞步,抱腰翻、倒背翻、牵手翻、猴儿吊岩、猴儿板桩等动作,让这一支隆重的祭祀舞蹈舞出了威武粗犷的气势。

歌好听,舞醉人,要是您觉得意犹未尽,还可以来到板底乡的12万亩的天然白草坪上,这里有起伏跌宕的山势,有云天雾海的奇观。

草原上星星点点的牛羊点缀其间,感受着“天苍苍,野茫茫”的诗情画意,在帐篷酒店感受草原生活,品味着蓝天之下,云朵从头顶飘过的悠然自在。

热情如火彝家情

(视频时长:06分26秒)

记者:周柯吴静建宇

长按“







































萨摩耶犬好养吗
北京市利用DMA系统监控居民区自来水管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ly/2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