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上世纪60年代,医院多名师生、家属南迁遵义,成立了医院,为当时缺医少药的遵义带来了宝贵的医疗资源。如今,50多年过去了,一代又一代的遵医人,继承和发扬着“老三线”的奋斗精神,培养出数万名优秀医护人才,为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今年84岁的刘国雄,是第一批从大连南迁到遵义的教师。40多年扎根遵义,教书育人,培养了几代医药科技人才。

遵义医学院教授刘国雄:当时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应该把自己会的交给学生。

当年,随着临床专家和医护人员一起搬迁到遵义的,还有大量的医疗仪器、设备、图书,医院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遵医附院特需专家门诊教授何年馨:当时物资是比较匮乏的,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当时用过的。像这个就是我背着医疗箱,去到农村去巡回医疗走村串寨。

老专家们奉献精神,也感染着遵义医学院的毕业生。今年35岁的张峰,年从美国博士毕业,选择了回到遵义,成为遵义医学院基础药理重点实验室最年轻的教授。

遵义医学院基础药理重点实验室教授张锋: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一种治学严谨无私奉献的一种精神,我想把这种精神把它传承下去。

如今,遵义医学院从70年代只有一个医疗系、学生不过多人的院校,发展成为了涵盖了工学、理学、教育等41个本科专业的高等学府,全日制在校生近两万人。而遵医附院也成为了一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总服务人口多万。

遵义医学院党委书记石京山: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老三线精神,这些精神仍将不断地激励我们向前发展。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2019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ly/10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