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小伙娶个媳妇真是不容易……

苗族婚姻历来主张自由恋爱

苗族节庆等多个活动场合

都会提供男女青年结识恋爱

苗族的娶亲习俗也一直被传为“最神秘的婚礼”

其中不仅仪式复杂,更有许多奇特的习俗

能参与一场苗族的娶亲仪式

也是非常难得的经历

下面就来看看

苗族婚礼到底有哪些奇特的习俗吧~

选定良辰吉日夜里娶亲

当男女决定在一起后,男方便去择个良辰吉日,把姑娘娶回家。

草苗娶亲时间都在夜里,当晚吃过晚饭后,小伙子便叫他未婚的朋友或者亲人(但必须是未婚的男性),前往姑娘家,坐到后半夜,姑娘便叫醒母亲为自己备好出嫁所需要的物品,这时女方家把准备好的嫁妆、糯米饭及腌草鱼,待到天快亮时,吃点油茶便起步出门,陪着新郎来的小伙子,挑着担子,新人走在前面一同上路,选择夜间出嫁是避免遇见路人,以免别人抢了吉利,万一遇见行人了,则新人要选择走上斜坡,寓意占上风,若来者也是娶亲的队伍,则双方新娘要交换一样礼物,寓意她们是平等的,谁也没有抢谁的吉利,当新娘娶到家后,待到吉时便放鞭炮庆贺。

草苗的婚姻程序“吃喜茶,办小酒,送小担”

新娘子娶进屋后,当天就招集家族及亲戚妇女们来吃油茶,她们称为“贺新娘喜茶”。三、五天(单日)则邀请亲戚朋友来吃小酒。

“吃婆家饭”(草苗称岳母为婆),即从岳母家带来的糯米和俺鱼;让大家明白这门亲事是男女双方自愿的。俺鱼和糯米就是同意的见证。

过上五到七天,则“送小担”,即新娘家挑上十多担食品,包括糯米、猪肉、糍粑等食品,把新娘子送回,“送小担”是由新娘的母亲陪同新娘子回家的,新郎的母亲则被配称为“正客”,“正客”要在新娘家住上几天至十几天,因为此去都要到新娘家族每家做两次客,新娘所在的寨子都要喊“正客”吃油茶,不管“正客”有多饱都得吃完村寨的每户人家,这是草苗款待“正客”的一种礼节。

吃的任务完成。“正客”方可回家,“送小担”便到此结束。但他们的婚事还尚未完成。待到新年到来之后,则还要“办大酒”“送大担”。

“办大酒”

待到春节末的时候,大家都有了闲暇的时间,而外出打工的人也都回了家,这时就办大酒,这回办酒请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办酒的规模较上次大,时间也久,客人第一天中午在新郎家吃喜酒,晚上便散到新郎家族做客,第二天中午回新郎家吃糍粑,吃完糍粑才散席,客人走时都能得到新郎家送的糍粑和猪肉若干,客人们根据与新郎家关系的远近,都能得到新娘送的绣花手帕、自织腰带、衣服、绣花鞋等礼品,这些礼品是草苗姑娘自懂事起就开始筹备的。

“送大担”

办完喜酒后,新郎家又要筹办礼品送往新娘家,称为“送大担”。这次新娘子由未婚姑娘陪同,一般都是新郎的妹妹和家族内的另外一位女子,这次送去的礼品比上次要多得多,一般有十几到二十几担,猪肉必须要带尾巴,而且尾巴上的毛不能烧,据说这样才能长长久久,并配上一块完整的猪肝,寓意新郎对新娘全心全意。

送担的礼数全过程

“送贺礼,说贺词”

贺礼送到新娘家后,新娘家也要备好特定的礼品用来送给新郎。礼品很简单但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首先,送葫芦。这就是事成之前姑娘所唱的情歌里“我去叫哥备葫芦”之所用,递交给新郎时岳父会说,葫芦你留着做成勺子用来舀水(打水),里面的种子你拿去种了,结出新葫芦来的时候便送还我吧,寓意女儿嫁给你是你的人了,以后你养有女儿就许配给过来,这便算是定下了“姑舅表亲”。

其次,送两幅碗筷。筷子寓意着成双成对,意见一致,碗则意为团圆,希望新郎新娘与亲戚朋友相处融洽。

第三,送“半统裤”。贺词“穿着半统裤,入田水稻好,入塘鱼长肥”即愿新郎勤于耕耘,夫妻过上好日子。

敬岳父酒: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意

这杯酒意在于感谢岳父对新娘的养育之恩,也让岳父母放心女儿今后的生活。新娘此后的生老病死都由新郎负责。这些程序都完成之后,才放鞭炮,轰轰烈烈的婚宴才开始,男的唱酒歌喝酒到半夜甚至天亮才散,第二天继续陪“正客”,到下午把“正客”和两个伴娘都送回,婚礼结束。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停留在家里的时间很少,结婚形式都有所简化,一般过年才回家结婚,而且也由以前“新婚不入洞房、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变成奉子成婚的现象,办酒客人不到每家每户做客了,而是聚在某家大伙集体招待客人,送的糍粑也改成糖果,新娘送的礼品也因常年不在家,没有时间准备嫁妆而改送毛巾、棉鞋、衣物等商品,“送担”也两次合为一次送,婚宴中繁杂的程序也都省了,结婚形式变得越来越简单。随着年轻人对外来文化的接纳,许多旧的思想观念也被摒弃。

来源:古韵贵州









































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昆明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jy/2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