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好消息!

好消息!!!

贵州的志愿服务项目获奖啦!

文明聚焦

在以“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年志愿服务交流会上,传来了一个好消息:经过专业答辩、专家评审、现场观摩、专题交流等展示推介,贵州省16个志愿服务项目入围决赛,并取得4金10银2铜的历史最好成绩。

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践行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的志愿服务精神

让善行获得了认可

今天

我们就一起走进这4个

“金奖”志愿服务项目吧

“山里·山外”——聋哑青少年儿童社会融入计划

年,针对山区少数民族聋哑青少年儿童交流环境闭塞、语言沟通障碍的现状,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以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黔南州三都县为试点,依托三都特殊教育学校,首创了专职助残支教工作模式。

项目以“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为支撑,通过模拟现实社交场景,真人拍摄编写手语指导教材,开展双语教学,开展生活指导、家政课、信息技术培训等技能课程,开设书画、器乐、舞蹈、刺绣等素质拓展课堂,制作水书、马尾绣等公益产品进行内部培养;链接普特校学生、高校志愿者及社会爱心人士搭建交流平台开展外界融合,以视频介绍的形式展示山外的城市和学校,通过“画信”“画中话”视频连线交流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现双向结对,开展“手护”计划,进城市,看大学,着力提升其文化知识水平、生活自主能力及综合素质,内外双渠道切实帮助其融入社会。

目前,项目已志愿结对名聋生,助力12人升入贵州省聋哑职业技术学校,累计带动社会志愿者参与人次,志愿服务时数达小时。

“大音曦生·让世界听见”——特殊儿童非遗传承计划

“独山花灯”是贵州南路花灯的代表,历史悠久,产生于民间,长期流行于民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在贵州花灯中独树一帜,如今却面临传承无人、发扬无方的窘境。独山沁元学校是黔南州独山县仅有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半数以上残障学生家庭较为困难,学生缺乏自我认同与社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jy/16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