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726/4663696.html

护士:「医生,12床某某患者心电监护显示T波特别的高,要不要查个血气看一下他的血钾情况啊?」医生:「好的,急查个血气分析看一下。」

血气分析结果显示:血钾6.0mmol/L,遵医嘱给予速尿40mgiv,一小时后尿量ml,复查血气分析示:血钾5.2mmol/L,心电监护显示T波较前改善。

作为一名在重症监护室工作10年的护士来说,发现T波高尖时第一时间会想到这个患者是不是血钾高,于是可以提醒医师对患者进行早期的干预,预防患者病情进一步的恶化。

那么患者的高钾血症仅仅表现为心电图的T波高尖吗?下面从我们科主任为我们讲的课中简单的总结并学习一下。

什么叫做高钾血症?

正常血钾浓度为3.5~5.5mmol/L,血钾高于5.5mmol/L称为高钾血症,高于6.0mmol/L则报临床危急值。

高钾血症的常见病因

1.高白细胞疾病和骨髓增殖性肿瘤

2.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3..血小板增多,白血病,遗传性红细胞通透性增高

4.溶血性贫血

5.酸中毒

6.医源性、摄入多、产生多、排出少

7.肾衰

8.挤压综合征

血钾与心电图的联系

人机体内的各种电解质中,以血钾对心脏及心电图影响最为明显,也最为重要。

虽然血钾紊乱可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诊,但有时在某些急重症患者的处理过程中,患者的心电图有提示意义。

高血钾抑制传导,抑制心房除极(P波)和心室除极(QRS波),增加心室肌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促进钾离子外流。

不同的血清钾浓度心电图表现略有不同:

1.清钾在5.5~6.5mmol/L时,心电图表现为T波高耸,QT间期缩短。

2.血清钾在6.5~7.0mmol/L时,心电图上表现为QRS时限延长,呈现非特异性心室内传导障碍图形。T波进一步增高变尖,呈帐篷状。

3.血清钾7.0~8.0mmol/L,心房肌受到抑制,P波振幅减小,QRS增宽更明显。

4.血清钾高于8.0mmol/L时,心房肌较心室肌对钾更为敏感,心房肌激动已停止,虽然心房肌已被高钾血症所抑制,但窦房结的起搏功能尚存在,此时的窦性激动经过结间束达到房室结进入心室。

心电图上P波已经消失,但窦性QRS波群仍规则出现,称为窦室传导节律。

5.血清钾高于10mmol/L,心室肌普遍受到抑制,室内传导异常缓慢,增宽的QRS波群与T波融合而呈正弦形,可出现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

高钾血症处理

1.抗毒药物——钙剂

作用机制:

(1)稳定细胞膜,降低通透性,减少钾离子流出;

(2)钙离子竞争通心肌上的阳离子通道,减轻钾离子对心脏的毒害作用;

(3)强化心肌肌张力,克服钾离子对心脏的抑制作用。

用法:10%的葡萄糖酸钙或5%的氯化钙10ml+5%的葡萄糖20~40ml缓慢静推10min,1~3min起效,5~10min内无效可再次应用。

2.促进钾向细胞内转移药物——短效胰岛素+葡萄糖

作用机制: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转化成糖原的过程中,把钾离子带入细胞内,可以暂时性降低血液中的钾离子浓度。

用法:50%葡萄糖50ml或5%~10%葡萄糖ml+短效胰岛素6~18u(每4g糖给1u胰岛素),10~20min起效,持续4~6h,适用于血糖<14mmol/L的患者。

3.促进钾向细胞内转移药物——β2受体激动剂

作用机制:激活Na+-K+-ATP酶系统,促进钾离子转运进细胞内。

用法:沙丁胺醇10~20mg雾化吸入,20min起效,持续90~min(心脏病患者慎用),该药仅作为胰岛素的协同/辅助用药,禁止单独使用。

4.促进钾向细胞内转移药物——碱剂

作用机制:

(1)造成药物性碱血症,促使K+进入细胞内;

(2)Na+对抗K+对心脏的抑制作用;

(3)可提高远端肾小管中钠的含量,增加Na+-K+交换,增加尿钾排出量;

(4)Na+升高血浆渗透压、扩容,起到稀释性降低血钾作用;

(5)Na+有抗迷走神经作用,有利于提高心率。

用法:5%碳酸氢钠~ml静点,如同时有代谢性酸中毒和容量不足时,可用5%葡萄糖将5%碳酸氢钠稀释成1.25%溶液静点,也可应用乳酸钠代替。

注意:该和碳酸氢钠不能同时应用,应先补钙后纠酸。

5.促进钾排泄药物——利尿剂

作用机制:

(1)通过抑制肾小管髓袢厚壁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水、Na+、Cl-排泄增多;

(2)由于Na重新收减少,远端小管Na浓度增高,Na+-K+和Na+-H+交换增加,K+和H+排泄增多。

(3)首选袢利尿剂:呋塞米、托拉塞米、布美他尼等。

用法:5%葡萄糖20~ml+呋塞米40~mgiv,1~5min起效,持续0.5~2h,用于每日尿量大于ml的患者,对尿毒症少尿患者无效。

6.促进钾排泄——钠型交换树脂

作用机制:口服后进入空肠、回场、结肠时,血液中的钾离子透过肠壁与之交换,肠道排钾,起效缓慢,需1~2h,持续4~6h。

用法:15~30g/次,每日3次,20%山梨醇同时服用,可避免便秘,或50g+20%山梨醇灌肠。

7.促进钾排泄——透析治疗

当明显高血钾伴有明显功能损害对上述治疗不佳时,可行透析治疗。血液透析为最快最有效的方法。1~2小时后即可使高钾血症恢复到正常。

8.其他,如导泻、抽胃液、血液滤过等等

临床常见假性高钾血症原因及处理

1.标本污染:多由医务人员的不规范操作造成

(1)抽血时由于生化管血量不足,将多抽的血常规的血倒入生化管中;

(2)抽血的顺序错误,先抽了血常规的血,然后抽生化的血,将血常规的抗凝剂带入了生化管,从而使外源的钾离子污染了血液标本,造成血清钾的假性增高。

处理:规范医务人员操作,必要时与医务人员及检验科人员沟通,及时发现由于不规范的操作而造成的假性高钾血症。

2.标本分离血清前被冷藏

血液标本留取后,没有及时送检,而为了减少对检测的影响,往往将标本保存在冰箱中,由于低温时糖酵解被抑制,不能为细胞膜上的Na+-K+泵提供所需的ATP,这时候细胞内钾离子就会顺着浓度梯度外流,从而造成血清钾升高。

处理:标本采集后及时送检。

3.标本发生溶血

血钾总量的98%储存于细胞内,红细胞内的钾浓度大概是细胞外钾浓度的20~30倍,当溶血时,可以使血钾升高。

处理:采集血标本时避免溶血,如果血钾高,化验单上又标注有溶血提示时,需重新抽血送检。

如果血钾高,而化验单上无溶血提示且病人无相应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表现时,需与检验科确认下是否有溶血,必要时重新抽血送检。

4.血小板计数增高

血小板是参加凝血过程的,血小板里的钾离子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钾离子浓度,在血液凝固析出血清的过程中,血小板会聚集形成血栓,大量的血小板会破坏,释放出钾离子。

即使没有破坏的血小板,通透性也会改变,导致细胞内钾离子大量释放,如果这时用血清测钾离子浓度,会导致钾离子的假性增高。

处理:可以同时测定下血清钾和血浆钾,如果血清钾比血浆钾明显高(一般0.4mmol/L)时,即可判断为假性高血钾。

5.白细胞增高

最常见的是白血病病人,主要是白细胞破坏或通透性增加,导致胞内钾离子外流。

同时大量白细胞代谢会使血糖降低,糖酵解减少,不能为细胞膜上的Na+-K+泵提供所需的ATP,从而使细胞内钾离子就会顺着浓度梯度外流,也会导致血清钾升高。

处理:

(1)对于这类病人的血标本最好使用带分离胶的肝素抗凝血,并且及时分离出血浆,测定血浆钾离子。

(2)这类标本的运送需要注意,不要用气动传送管道,而应该由医务人员送检,避免白细胞破坏导致胞内钾离子外流。

—END—

推荐阅读:

医院薪资12k急招护士,五险一金齐全,包食宿

护理界十大事件盘点:3件事关系到涨薪

注意:这种药物哪怕本院医生开医嘱,也不能执行!

年末资料大礼包免费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jy/15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