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医院看白癜风较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90321/6983144.html

发展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在继续深化综合改革推进系统发展中要:

——着力坚守“一个初心”:秉持为农、务农、姓农宗旨使命。

——着力巩固“两个地位”:提升合作经济的市场地位与供销社的战略地位。

——着力实施“一体两翼”战略:“一体”即加快成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两翼”即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省市县乡村五级组织体系与做大做强社有企业。

——着力实现“四个融合”: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与贵州高质量乡村建设体系深度融合、与各类市场经营主体深度融合、与现代服务方式深度融合。

——着力汇聚“五大动力”:深化综合改革释放活力、巩固基层组织挖掘潜力、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实力、聚焦“三农”主业培养能力、推进开放合作彰显魅力。

——着力建设“六大工程”:农业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农村商品现代流通网络工程、社有企业提质增效百强工程、基层组织巩固壮大千社工程、合作经济人才培育工程、全面从严治社工程。

——着力打造“千亿供销”,到“十四五”末,努力实现全系统主要指标年均增长10%以上,实现销售总额超过亿、汇总利润超过20亿元、资产总额超过亿元。切实做强主营业务,提升服务能力,提高发展质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新时代供销社发展定位,持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

全系统要继续保持定力和韧劲,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中发11号文件、省委5号文件要求,结合制定实施“十四五”规划,用更高的标准把综合改革推向深入,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更多突破。

认真总结推广试点经验。认真梳理提炼各地综合改革中带有规律性、普遍性的经验和做法,加快在面上推广,带动改革进一步深化。

着力抓好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聚焦体制机制难题,大胆探索创新,加快突破改革瓶颈,补足发展短板。

加快健全联合社治理体系。要全面落实“三会”制度,加快推进市、县层面监事会组织机构建设。强化联合社层级联系,加快构建上下贯通、运转协调、服务高效的联合社治理体系。

(二)围绕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着力夯实基层组织基础。

实施“基层组织巩固壮大千社工程”(即:到年末,规范发展“三位一体”新型基层社个,村级合作社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个),着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点面结合、上下贯通的基层组织体系。

巩固“三位一体”新型基层社。推动供销社由传统流通服务向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延伸,向多层次、多样化、便利实惠的城乡社区综合服务拓展,着力构建与农民利益联系更紧密、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的综合平台。

大力推进村级供销社建设。复制推广铜仁市、赤水市、白云区等试点示范经验,着力打造一批与基层党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的村级供销社,增强村级供销社与村“两委”和农民在组织管理、资金项目、人才技术上的联结。

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鼓励社有企业、基层供销社采取产权结合、业务融合、项目扶持、融资支持等多种方式,广泛吸纳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服务等主体参与发展合作经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抗市场风险能力。

积极发展各类行业协会。要继续发挥好协会的组织、指导、自律和维权功能,在基地建设、品牌认证、标准实施、信息咨询、技能培训、产销衔接等方面提升服务功能,增强行业代表性和社会影响力。?

(三)围绕增强系统发展实力,着力加快社有企业转型升级

实施“社有企业提质增效百强工程”(即:到年,营业收入超1亿元的社有企业达到个),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为目的、以提质为中心、以合作为路径、以放活为保障,加快社有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步伐,下大气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壮大省市县三级龙头企业集群。

着力推进社有企业改革。进一步理顺联合社和社有企业关系,从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形成社企分开、权责清晰、整体协调的理事会授权监督管理机制。

着力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进本级社有企业整合重组,采取合并、划转、收购等多种方式,成立供销集团、社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发挥集团公司战略引领、资源调配、支持服务、监督管理等作用。

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大力推进流通业务连锁化与电商化,加强连锁经营体系和物流配送能力建设。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和品牌化,逐步扩大特色农业项目的种植和养殖规模。

(四)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着力拓展供销社服务领域

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围绕服务乡村振兴和农村产业革命,加快构建全程覆盖、区域集成、配套完善的新型为农服务体系。

积极推动乡村产业兴旺。鼓励系统发展农产品产地加工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

积极创新农业服务供给。加快乡镇惠农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提供耕、种、管、收、储、销等全程服务,不断提高供销社的规模化、综合性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农村资源资产权益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引导农民用好、用活资源资产。

积极参与绿色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要依托再生资源企业和经营服务网点,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废旧地膜回收、秸秆综合利用等服务,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促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规范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加强系统金融工作的指导,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积极拓展产业基金、小额贷款、融资担保、融资租赁、农村产权交易等金融业态,为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群众提供特色化、综合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五)围绕现代流通服务需求,着力提升供销社服务水平

实施“农村商品现代流通网络工程”,适应乡村振兴和农民消费需求升级的新要求,着眼于解决制约农村流通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提升流通网络现代化水平。

构建农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围绕保农资供应、稳粮食丰收需要,升级改造农资供给销售服务终端网点,加快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资供给服务网络体系。

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着力推进“1+20+N”全省农产品现代流通(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规划,合理布局打造集农产品交易集散、加工配送、冷链物流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性农产品流通中心。加快布局社区菜店、生鲜超市等零售终端,构建联结产地到消费终端的农产品市场网络。

三是构建日用品消费现代流通服务体系。依托基层经营服务网络资源,推动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网络纵向对接,促进功能相同的流通网络节点开展跨地区、跨行业的横向联合,实现资源共享和设施集聚,推动流通网络体系的一体化建设和联动发展。

四是构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整合全省供销系统及各类电商市场主体资源,围绕生鲜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大宗农产品等门类,尽快将供销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竞争优势,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六)围绕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供销合作社队伍

实施“合作经济人才培育工程”,充分发挥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搭建更多发展平台,吸引更多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不断完善人才选用机制。要建立改革容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保护好勇于改革、敢于担当者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大胆试、放心闯,让开拓者奋勇前行,使干部尽心谋事、尽力干事、尽责成事。

强化合作经济人才培训。全力支持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使其为供销合作社事业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充分利用系统教育培训资源,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大对县及县以下人才培训力度,努力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爱供销的人才队伍。

加强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强化舆论宣传,大力弘扬供销社为农、务农、姓农核心价值理念和“扁担精神”“背篓精神”,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勇挑重担、敢打头阵,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的干事创业激情,在全系统努力营造崇尚实干、奋发有为、竞相赶超的良好氛围。

(七)围绕全面从严治社,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实施“全面从严治社工程”,加快完善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全面从严治社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为建设新时代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开创我省供销合作社事业新局面提供坚强保障。

切实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引导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两个责任”,省社党组和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纪检监察组织认真履行监督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把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统筹推进全面从严治社各项工作。健全从严治社制度体系,完善基础管理制度,聚焦财务、人事、投资、担保、对外合作、企业改制、资产处置等关键环节,补齐制度短板,加快完善全面从严治社制度体系。定期开展规章制度清理,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科学合理、规范统一、衔接有序。

文章来源:贵州合作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jy/14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