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偷月亮菜

每到中秋,侗族的姑娘们就会打着花伞,来到自己倾心的后生的园圃里采摘瓜菜,还会故意高声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嘛!”

这就是贵州部分地区侗族同胞的中秋传统习俗——偷月亮菜。

原来在侗族的传说中,月宫里的仙女会在中秋下凡,把甘露洒遍人间。侗家姑娘们采摘被仙女撒过甘露的瓜菜,就是在借助仙女传递红线呢~

如果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就预示姑娘们能收获幸福的爱情。

当然啦,不光姑娘们会偷月亮菜,侗家小伙也有“偷月亮菜”的习俗。不过,小伙子们不能把偷来的瓜菜带回家,只能在地里煮来吃。

这一有趣的习俗,使得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无限欢乐和爱意。

苗族·跳月

每到中秋之时,作为“歌舞精灵”的苗家人就会全家聚集到山林的空地上,在那儿载歌载舞,举行“跳月”活动。

在苗族的古老传说中,“月亮”是个忠诚憨厚、勤劳勇敢的青年。有个名叫“水清”的姑娘年轻貌美,拒绝了来自九十九州九十九个向她求婚的小伙子,却深深地爱上了月亮。

在经历了太阳制造的种种磨难后,水清终于和月亮幸福地结合一起。

苗族同胞们为了纪念这感人的爱情故事,每年都会举行“跳月”活动。

苗族青年男女也在“跳月”时相互寻找心上人,倾吐爱慕之情,表示要像水清和月亮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白头之好。

土家族·拜月、偷瓜、送“童子”

中秋之夜,桂香盈庭、月光如水,土家人在山寨吊脚楼前的院坝设香案,摆上月饼、糍粑、花生、桂花酒等供品,祭月神“拜月”,祈求五谷丰登、合家幸福美满、无灾无祸,也祈求有情人终成眷属。

到当晚夜深人静之时,土家族的青年男女就会结伙到菜园地“偷瓜”,种瓜主人发现后可是不能叫骂的哟~

之后,青年们会将偷来的瓜悄悄送到久婚未育的夫妇家中,放到他们的床上,一人学婴儿啼哭,一人说四言八句吉语祝辞,祝愿得瓜主人来年生子。这一习俗就叫“送童子”,寓意“破瓜得子”。

如果得瓜主人来年真的生了子女,就得宴请送瓜人和种瓜人。

布依族·送瓜崽

在贵州部分地区的布依族中,也流行着一个和土家族偷瓜送子十分相似的中秋习俗——“送瓜崽”。在20世纪中期,由于布依族居住的地区大多是偏远山区,生育环境很差,因此孩子的成活率很低。在中秋到来之际,布依族村寨的寨老就会组织寨邻,给这些孩子难以成活的夫妇送“瓜崽”。

首先,由寨老选“瓜崽”,“瓜崽”是生长在田间的一种特型瓜科。

“瓜崽”选好后,人们就会通知接受“瓜崽”的人家,这户人家要开始为“瓜崽”制做背后的衣物,并置办酒席。在中秋当晚,寨邻将“偷”来的“瓜崽”送往人家,并说:“我们帮你家把迷路的‘瓜崽’送回来啦”。

人家的女主人就会给“瓜崽”穿上新做的衣物,放它到床上睡觉。当“瓜崽”在床上陪这对夫妇睡上三天三夜后,接受“瓜崽”的夫妇就会将这个瓜洗净煮来吃,而之后这对夫妇生育的孩子就叫“瓜崽”。

清镇市·瓜灯节

每逢中秋佳节,清镇市的当地群众都要选取金瓜、南瓜或西瓜来雕“瓜灯”,寄予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而一件成功的瓜灯作品,要体现“刻、镂、刮、挑、绘”5种工艺,“形、色、光、声、动”5个特色。

近年来,瓜灯雕刻的文字和图案已有较大翻新,除“五谷丰登”、“欢度中秋”等传统灯外,“二龙戏珠”、“百鸟朝凤”、“嫦娥奔月”等大量的民间传说和历史神话人物也在瓜灯上出现,充分展示了民间精湛的雕刻技艺。

举办“中秋瓜灯节”已成为清镇市的传统活动,在年,清镇的“中秋瓜灯节”更被贵阳市政府列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没想到吧~

咱大贵州过个中秋竟然有这么多

有趣又别致的习俗

(以上信息内容节选于“贵阳美食圈”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啊
北京哪有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jy/1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