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凉,开始留恋汤汤水水,热乎乎的食物,在点评里遨游意外发现这家贵州菜,实在是欣喜。因为大学上的民族院校,学校附近的云贵菜馆一直是我的最爱。毕业回沈阳之后就没怎么吃到好吃又正宗的,去过几家体验都不算太好。

店名再食黔源,有些拗口,简单看了菜单,菜品超级齐全,好多特色贵州菜这里都有。

店面简朴,服务员身着民族服饰,说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却很是热情。除了正式菜单,还有一份标注了口味与原料的手写菜单。

贵州人民嗜辣更嗜酸,“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窜窜”。店里的招牌主打自然也是酸汤鱼,点好单不一会儿酸汤就端上来了,先喝汤再涮鱼。鱼选择了乌江鱼,现点现杀,老板帮我们选了一条二斤二两较小的鱼。

乌江鱼

贵州酸汤的种类有很多,简单粗暴的来分,可以分为白酸和红酸。白酸是米汤发酵而成,红酸是用野生小西红柿发酵而成。店里的酸汤表面一层油亮的红汤,问过服务员,应该是红白两种调配出来的。

酸汤锅底

酸汤味道辛香味浓郁,起初我们以为是加入了香茅,同行的四川朋友则大呼“好正宗的木姜子油味!”

图源网络

朋友说,贵州人做酸汤,少不了用木姜子油来提鲜。这里提到的木姜子又叫山胡椒,形似花椒,但是不麻,这种油略带一点类似柠檬和松子混合的香味,加入酸汤鱼里,味道会更鲜香。

蘸水

贵州菜千滋百味,野趣天成,调味品也是独具的,各种美食都配有各自专属的蘸水。店里提供糊辣椒蘸水与花生小料干湿两种蘸水。糊辣椒鲜咸辣,花生料则主要是花生的香。

酸汤浓厚,沁香扑鼻,酸为主,辣味为辅。自然发酵的酸味不会特别突兀刺激,而是那种缓缓在口中回味的酸。

乌江鱼肉细嫩刺少,下锅煮上15分钟,浸透了酸汤,鱼肉更为鲜嫩爽口,绵软滑嫩。无论是空口吃还是搭配蘸料都非常美味!煮过鱼之后的酸汤,酸香中多了一丝鲜甜,特别开胃下饭。

图源网络

丝娃娃算是贵州最著名的小吃之一,配菜超级丰富,有萝卜丝、豆腐丝、橄榄菜、香辣土豆丝、辣萝卜、香菜、海带、豆芽、脆哨等新鲜时蔬。吃的时候先在面皮里包上自己喜欢的配菜,再用面皮像襁褓一样裹起来,浇上配好的蘸料,最后就一大口吃下去。某种程度上与我们北方的卷边有共通之处。

贵阳丝娃娃

这家店的丝娃娃略显简单,配菜只有四种:胡萝卜丝、黄瓜丝、笋丝、榨菜,面皮不够糯,干巴巴的。

蘸水配料有黄豆、花生碎、辣椒粉、香油、花椒油以及木姜子油,味道不错,可惜丝娃娃店家提供的食材不够丰富,味道非常一般。

馋嘴骨

馋嘴骨是用纯净的排骨和贵州豆豉,灯笼椒及贵州特有原料腌制,先蒸入味再过油,所以排骨格外软烂入味,肉香不柴,过油之后的骨肉外焦里嫩。一份两大片排骨,肉多多,价格却仅仅39元,导致我们边吃边怀疑老板会不会赔钱。

秘制带筋猪蹄

作为猪蹄大肘子爱好者的啊啾强力推荐这家贵州菜的猪蹄子!带筋的猪蹄肉皮软烂,瘦肉入味,连筋又弹又烂糊。一只猪蹄一分为二,香香糯糯,超级好吃!回家的时候还打包了一份!

酸菜炒汤圆

听起来像是黑暗料理,却是正正经经的贵州小吃。炒汤圆味道类似我们吃到的炸汤圆,酥酥脆脆,再加上辣椒、酸菜等食材翻炒。汤圆外酥内糯,轻轻一咬甜滋滋的馅儿就流出来。虽然是炸过的汤圆,但是并不会油腻,搭配味道清爽的酸菜,酸甜咸辣几味融合,恰到好处。

蕨粑炒腊肉

蕨粑,就是蕨菜的根,到了秋冬季节,把肥壮的蕨菜根从地底挖出来,洗净,再把蕨根破碎过滤,沉淀后所剩下的湿性淀粉,就是蕨粑。

这道蕨粑炒腊肉,同样是贵州的特色菜肴,吸收了腊肉咸香味的蕨粑外皮劲道内心软糯,非常适合作为下酒菜,但如果单吃就有些味道平平。

酸菜折耳根

折耳根又唤作鱼腥草,多分布我国中部南部,从名字就能感受到它似有鱼腥味的独特味道。北方人很少会吃得习惯,却是贵州人常吃的美味小菜。我跟p叔尝试了一下,完完全全吃不惯,但是同行探店的四川朋友连连称赞这家折耳根调味的正宗与新鲜度,推荐折耳根爱好者必须前来尝试!

花溪牛肉粉

怪噜饭

米粉是贵州人常吃的主食之一,这道花溪牛肉粉味道比较寡淡,中规中矩。怪噜饭是贵州一特色炒饭,原料丰富以辣椒、腊肉为主。

两款主食都比较普通,如果不是特别好奇大家点白米饭也是足够的啦~

很久没在沈阳吃到非常想分享给大家的餐馆。这家贵州菜不算新店,但绝对是小众又好吃。菜价良心,量大实惠,食材新鲜,料理的味道可能不如本地,但也都比较正宗。

如果喜欢酸汤,就一定要找时间去尝一尝呀!以我的喜好来讲,推荐大家尝试酸汤鱼、馋嘴骨和酸菜汤圆~

再食黔源:皇姑区黄河南大街58

今日福利

今日没有福利

食评仅代表个人口味且仅针对当次出品

与商家没有任何利益关系

P酱的吃货群

扫码进群一起交流美食

群内不定期发送各种福利

文章推荐

合集丨沈阳日料避雷吃好喝好指南!

测评丨在沈阳吃汉堡,有这一份指南就够了!!

沈阳丨打卡《宵夜江湖》与《人生一串2》,无法令人产生共鸣的夜宵摊…

沈阳丨终于有了一家像样的CasualDining!

沈阳丨今日食咩?不如一齐打边炉?

文案/啊啾

图片/Pp

Weibo:P酱爱料理

个人

啊啾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oushengzx.com/gzsjj/13579.html